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85)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原生动物。20世纪4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对其形态结构,包括整体、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关于其同工酶特征和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却几乎仍然是一片处女地。本论文在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至今仍缺乏的同工酶和遗传多样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1)采用同工酶技术研究了野生螅状独缩虫种群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及酸性磷酸酶(ACP)四种同工酶,并分析其基因座位;
2)利用RAPD分子标记检测了东湖等三个湖区螅状独缩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微型生物种群划分;
主要结论如下:
1)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控制,四级结构既有单体也有二聚体;MDH同工酶酶系由五个基因座位编码,存在明显的上清液型(s-MDH)和线粒体型(m-MDH)酶带;LDH同工酶酶系为一个杂合基因座位AB控制;ACP同工酶酶系简单,仅为一个纯合基因座位编码;
2)东湖内三个样点被沙湖和南湖样点隔离,表明东湖螅状独缩虫个体并非集合为一个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