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媒体的民族认同话语建构——以港台媒体对里约奥运会的报道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aa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会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媒介事件,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通过媒介话语实践建构受众认知,为建立“民族”这一想象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手段。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借助批评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探究港台主流媒体关于2016年里约奥运报道中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话语建构策略和框架。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新闻样本的报道对象和报道主体进行量化分析、微观层次的语篇进行修辞和互文性分析,以及宏观层面的新闻评论进行文本分析,揭示了两地媒体在奥运会报道中的话语构建策略和差异。研究发现,港台媒体的本地身份认同意识很强,台湾媒体尤为突出,在报道叙事上对“中华民族”几乎没有认同;香港《苹果日报》在呈现出强烈的本地认同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中华民族”认同;《大公报》则两者兼顾,对两者都显示出强烈的认同感。在话语建构上,媒体通过将运动员构建成“民族(国家)英雄”和“战将”形象,使其成为民族主义的表达载体;通过营造“家国”氛围,从感性的“家庭”层面连接更高的“国家”和“民族”层面;通过对传媒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手段进行仪式化渲染和处理,激发受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媒介话语通过“自信叙事”和“耻化叙事”来强化民族认同,在受众心理上勾勒出“我们”和“他们”的新闻图景。究其原因,一方面,媒体政治党派立场与意识形态会影响其报道策略与方向。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会与其所在地的历史叙事保持一致,媒体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也会影响其新闻生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大卫视为了刺激大众感官享受,运用火拼明星、资源、话题等手段将综艺节目的娱乐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歌唱选秀类节目、喜剧类选秀、明星亲子秀、竞技真人秀等节目霸占荧屏。在制作及传播这类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制作单位忽视了电视媒体寓教于乐的初衷及文化底蕴,使综艺环境逐步陷入同质化与泛娱乐化的沼泽。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批“清流”涌入中国的综艺市场,并取
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提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行为表现自己,从而塑造能够取悦受众或对自身有利的形象。在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中,自我呈现理论常被应用于虚拟网络的社交情境,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互动与分享中更倾向于呈现出想要塑造的自我形象。  目前,视频分享网站在国内网络用户尤其是青年用户中快速流行与发展,在为用户提供音像娱乐、传播、互动功能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在移动社交平台
社交媒体已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渗透于各年龄群体。家庭世代主体间的社交媒体使用呈现为“数字不均”的现实状态,使得世代间因媒体使用而促发的交互学习、彼此学习颇为常见。  基于对此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考察,本研究力图发现并揭示数字不均促成代际学习行为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展开深层学理探究。首先,呈现不同世代主体对社交媒体的差异性使用图景;其次,以代际学习作为“可能视角”实现与数字不均的理论勾连;
学位
纵观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普遍存在对印尼华人的种族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在苏哈托(Suharto)长达31年的统治及其强制同化政策下,普通民众对印尼华人群体的厌恶之情达到了顶峰。然而,依靠于媒体工具的使用,大多数印尼华人在此期间并没有失去其中国人的身份性质。在后苏哈托时代下,政治氛围和媒体环境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使得新一代印尼华裔的主观现实更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究。之前有关印尼华人的诸多研究仅着眼于
学位
随着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数量的逐年增多,自杀或被害事件也频频发生,正如媒体报道中往往会披露相应社交媒体页面的细节,社交媒体对于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获得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塑造留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新的身份认同等。因而,社交媒体使用与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也就引起了当今学界的关注。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及Berry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为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即定量
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总量大,且垃圾生产速度快。2017年和2018年国发办和教育部分别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明确倡导公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现实生活中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知识较为缺乏。基于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且微信公众平台上集结了当前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传播主体,本论文旨在研究微信公
学位
媒介组织、新闻常规以及媒介从业人员等因素对媒介框架的影响已经得到多方证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媒介技术不断演进,新的媒介技术又催生不同的媒介平台,新闻实践也在媒体机构对新的媒介平台进行适应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媒介框架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依照新闻实践的新情况进行重新讨论。近年来,社交媒体给社会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沟通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其作为新兴媒介平台也极大地影响着新闻媒体机构信息传播的方式。在
学位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过期肉”,“禁药门”,“地沟油”等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深深陷入国际舆论的漩涡中,成为国际媒体的报道焦点。新闻媒体的话语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大众话语形式之一,对于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影响深远。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旨在通过对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语境的分析,来揭示大众话语形式中暗藏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研究针对以公信力著称的《纽约时报》的涉华食品安全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批评话语分析
学位
基于国家形象和框架理论,本研究考察了在俄罗斯流行的与中国相关的社交网站VK.com上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采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方法,对“Magazeta”,“TalesofLaowai”,“EKD.me”社区的框架模式进行定义和比较,统计内容包括主题,问题,关键词,叙述语气,故事格式,来源,语言和结构的特性,和点赞数量,对某些主题和问题的观点和评论。本文从一个新的和另类的视角研究中国形象,因为以前的大
学位
随着美国精英政治的进一步凸显,美国智库在美国政治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作用,美国外交决策也朝着知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国智库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涉华议题及其报道框架将对各国公众舆论、媒体舆论以及各国对华政策制定和咨询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美国智库在社交网络的涉华议题及框架可以及时把握美国智库在国际社交媒体涉华舆论中的动向,有利于了解和预测中国在国际局势中所处的位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