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早期检测管诊断管”能从松树上诱引到松材线虫(Bx),为了研究其作用的机理,本论文设计了一条新的思路,分别以灭菌的淡水沙和水琼脂平板为基质,研究了各种因素对Bx移行的影响,并从灰葡萄孢发酵液中逐级分离提取各种组分,以滤纸片法分析其中对Bx移行起诱引作用的物质。主要结果如下:病木对Bx的诱引力较强,经高压灭菌后诱引能力虽有所下降,但差值不大,说明在病木中对Bx起诱引作用的物质并没有因高压灭菌而完全失去,这与某些人“吸引物质为挥发性物质”的推测相左;但松皮浸出液对Bx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吸引作用,而灰葡萄孢对Bx的诱引力一直比较稳定。Bx对不同真菌的选择性强弱依次为:灰葡萄孢>盘多毛>酵母>空白,证明灰葡萄孢是其中对Bx最具吸引力的真菌。而真菌在平板上预置后对Bx的吸引效果更好,因为培养时间长,有效代谢产物多,对Bx的吸引力更强。同时,平板上琼脂浓度越低,或沙子的含水率越高(10~20%范围内),Bx移行的自由度和选择能力就越强,不同真菌对Bx的吸引效果差别越显著;而移行时间越长,不同真菌对Bx的吸引效果差别越不明显。灰葡萄孢菌液粗分离后得到的胞外乙酸乙酯相对Bx具有明显的诱引作用,该相经葡萄糖凝胶LH-20柱层析得到的各合并组分中又以P3和P4的诱引活性较好。将P3和P4合并为Pz,经硅胶柱层析得到的Pz-2诱引活性相对较稳定;Pz经凝胶柱层析得到的Pz-B、Pz-C和Pz-E则诱引活性较低。将Pz-2用凝胶层析法进一步分离,得到Pz-2-a、Pz-2-a′,前者诱引活性较高,后者诱引活较低。而Pz-2-a经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分离物诱引活性均降低且重复性较差。由此可见,灰葡萄菌液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有机相(乙酸乙酯相)中;可能是醇溶性化合物。但随着混合物的逐步分离,对Bx的吸引力和稳定性逐渐降低,证明对松材线虫的吸引活性是灰葡萄孢菌液的胞外有机相中几种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