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进行基础性研究,探讨步进式轴扫与螺旋扫描相比在低辐射剂量扫描和高质量图像重建方面的优势,分析步进式轴扫在颈椎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1、回顾CT的发展过程,讨论各个发展阶段的CT扫描机特点;2、对步进式轴扫和螺旋式扫描的扫描方式进行比较,讨论扫描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差异;3、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重建算法,探讨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螺旋扫描中,由于螺距的存在产生的重叠扫描和插值重建造成的过扫描,辐射剂量要高于步进式轴扫;检查床的运动和锥形束效应的影响,图像质量要低于相同扫描条件下的步进式轴扫。结论:较低的辐射剂量和较好的图像质量,步进式轴扫在颈椎扫描中具有可行性。第二部分目的:采用步进式扫描方式代替现在流行的螺旋扫描进行颈椎扫描检查,以验证步进式轴扫应用于临床颈椎CT检查的可行性及其降低辐射剂量的能力。方法:选取进行颈椎扫描的被检者80例,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采用步进式扫描:A组为低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1mm,FOV200mm;B组为常规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50mAs,其他扫描参数同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C组为低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准直128×0.625,螺距0.993,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1mm,FOV200mm;D组为常规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其他扫描参数同A组。分别记录各组容积(CTDIvol)、辐射剂量指数(Computed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均传输至PACS系统,由两名及以上高年资医师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5分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和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的所有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且没有需要重新扫描的现象出现。实验组病人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A剂量(1.17mSv)低于对照组C(1.33mSv)约12%,实验组B剂量(1.46mSv)低于对照组D(1.69mSv)约14%(p<0.05),实验组A剂量低于对照组D降低约31%;实验组A图像质量与对照组D无差异,实验组A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C(p<0.05),实验组B与对照组D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进式轴扫应用于颈椎扫描存在可行性,并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实验:在同样扫描参数时,步进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力和噪声都优于螺旋扫描。在相同图像质量下,步进式扫描可以降低大约31%的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