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疥螨病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在宿主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外寄生虫疾病。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可以作为疫苗候选的蛋白分子,同时具有高保护率的疫苗策略;建立可以诊断疥螨早期感染的诊断方法;建立疥螨过敏原鉴定方法,并鉴定疥螨部分过敏原。本研究扩增并表达了疥螨几丁质酶类蛋白5(SsCLP5)、几丁质酶类蛋白12(SsCLP12)、蛋白酪氨酸激酶(SsPTK)、几丁质结合蛋白1(Ss
【基金项目】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项目”(项目编号:CPF2014-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疥螨病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在宿主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外寄生虫疾病。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可以作为疫苗候选的蛋白分子,同时具有高保护率的疫苗策略;建立可以诊断疥螨早期感染的诊断方法;建立疥螨过敏原鉴定方法,并鉴定疥螨部分过敏原。本研究扩增并表达了疥螨几丁质酶类蛋白5(SsCLP5)、几丁质酶类蛋白12(SsCLP12)、蛋白酪氨酸激酶(SsPTK)、几丁质结合蛋白1(SsCBP1)、几丁质结合蛋白2(SsCBP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SsSerpin3)以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4(SsSerpin4),基于七种重组蛋白开展了亚单位疫苗、早期诊断方法及过敏原性等一系列研究。主要的工作与研究结果如下:1.疥螨疫苗候选抗原分子的筛选及免疫程序的优化研究评价了 7种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并对候选抗原的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发现rSsCLP5、rSsCLP12和rSsSerpin4免疫组可以诱发家兔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其他4个蛋白免疫组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最佳免疫程序为,单蛋白免疫时单次接种蛋白量为100 μg,混合蛋白免疫时单次接种蛋白量为200 μg,最佳接种次数为2次(间隔2周)。研究表明,rSsCLP5、rSsCLP12和rSsSerpin4可作为疫苗候选蛋白分子;免疫程序的优化为疥螨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2.疥螨单蛋白疫苗、鸡尾酒疫苗及多片段融合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研究通过疫苗试验综合评价了单蛋白疫苗、鸡尾酒疫苗及多片段融合蛋白疫苗三种疥螨疫苗策略的免疫保护性效果。结果显示,rSsCLP5平均保护率为79.2%,rSsCLP12平均保护率为73.9%,及rSsSerpin4平均保护率为50%;鸡尾酒疫苗平均保护率为87.5%;多片段融合蛋白疫苗保护率最低。研究表明,鸡尾酒疫苗是一种拥有良好潜力的抗疥螨疫苗候选疫苗策略。3.疥螨SsPTK与SsCLP5基因的特征分析及基于重组蛋白间接ELISA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研究评估了重组蛋白rSsPTK和rSsCLP5诊断疥螨早期感染的潜能。研究显示,基于两种重组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敏感性分别为95.2%(40/42)、93.5%(43/46),特异性分别为94.1%(48/51)、90.7%(49/54);早期诊断结果显示,两种间接ELISA方法对人工感染疥螨1周的兔血清检出率均为100%(24/24)。研究表明,重组蛋白rSsPTK和rSsCLP5在疥螨的早期感染中可以作为诊断抗原候选分子。4.疥螨潜在过敏原rSsCLP5、rSsCLP12、rSar s 23和rSar s 27的鉴定与致敏性分析通过重组蛋白与IgE抗体的绑定试验和皮刺试验,对其致敏性进行了评估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均可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发生绑定反应;也可诱发兔受试皮肤过敏反应,其中rSsCLP5、rSsCLP12和rSar s 27诱发速发型过敏反应,rSars23则诱发迟发型过敏反应。研究鉴定了疥螨四种潜在过敏原,为研究疥螨的分泌与排泄成分、过敏原的鉴定与分级等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倒木是绝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成分,在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有机质形成、养分循环、水源涵养和抵抗土壤侵蚀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倒木分解过程主要受到基质质量、森林环境以及分解者群落的综合作用。这意味着,影响倒木分解环境、基质质量和分解者群落的各种干扰因素均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倒木分解过程。林窗是常见的森林干扰形式,其可能通过对光照和降水的再分配,影响植物残体分解,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引起的乙型脑炎是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及虫媒病毒病。由于病毒严格细胞寄生,病毒入侵、复制和组装及释放等的动态过程都依赖于许多宿主蛋白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但是关于JEV NS3靶向的宿主蛋白及这些宿主蛋白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的研究还很有限。本团队先前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了与JEV NS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猪是PRV主要宿主,其中患病仔猪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神经症状等,死亡率较高,种猪多表现繁殖障碍。现阶段无有效治疗药物,疫苗免疫是猪伪狂犬病防控的核心手段。但自2011年底以来,我国各地区猪场出现PRV变异株并流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受到冲击。本研究首先从
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通过对四川5个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珙桐种群结构调查后发现,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均呈现为衰退型,并且种群面临着自然环境不断破坏、人为干扰程度的不断增加和种群自然更新困难等严峻形势。本研究以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珙桐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种群有性、无性繁殖特性与种群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研究种群自然更新特征;从种子结实、种子雨、种子散布、种子库、幼苗更新等方面从纵向系统研究珙桐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四川集体林区荒山造林主要树种曾被广泛栽植,但现在普遍存在林内生态小环境分化单一,食物链结构简单,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间伐作为最传统的营林措施,能够调控林分密度及径阶结构,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综合效益。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是表征植物响应人为干扰过程中根土界面物质循环的敏感指标。明晰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对间伐的初期响应机制,有助于拓宽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应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渠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措施,也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担当。茶叶既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众多省份均将茶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
过多的养分输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益,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黑箱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将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子系统设为黑箱,基于收集整理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样点数据、2017年采样分析的土壤样点数据,以及1980-2017年全省耕地面积、施肥量和作物产量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等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皮肤等组织由于外在或内在因素造成离断或缺损,需要进行组织再生及功能修复的过程,主要包括炎症期、增生期、重塑期三个阶段。炎症期表现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增生期组织通过成纤维细胞等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行肉芽组织修复和再生,重塑期胶原纤维通过合成与分解进行重新排列。目前治疗手段以化学药物为主,大多由于过度抑制炎症反应及过度增生导致瘢痕形成。据《中国药典》记载,五倍子(Rhus ch
土壤有机矿物复合体对土壤有机碳(SOC)的长期保存起着关键作用。有机碳与活性铝和铁矿物结合被认为是通过限制微生物和酶对碳(C)分解而影响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机制。然而,这些复合体对生物产物(如根分泌物)和土壤性质(如土壤pH值、阳离子)敏感。在高寒山地生态系统中,地形因子导致的微气候和环境因子随季节的剧烈变化会显著改变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矿物复合体的时空分布。本研究以高寒山地土壤
农作物空间变化的本质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它集中反映了人类对土地进行的农业生产利用的过程。农作物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响应机制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基础内容。然而农业土地系统庞大复杂,且随着时间推进,其结构、状态等也相应演化,极大地增加了农业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和研究难度,把复杂的农业土地系统简化为单一作物土地空间开展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自然”综合体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农业土地系统的理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