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燥证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证,自《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或从病因病机,或从症状证候,或从治法方药,文献资料虽然较丰富,但欠集中,各家的认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规范的系统研究且难免主观意识,同时概念及证候体系不够清晰完善,影响燥证证候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文献研究虽然受到一定关注,但恰恰在燥证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方面尚嫌不足,研究内容与方法仍然局限于传统个案分析,尚无燥证文献研究体系。本项研究为正在开展的“西北燥证”研究子课题,“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燥证有广泛的病机损害,特别在西北地区,罹患率较高,形成一种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因此,燥证防治方案研究成为当前燥证研究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医学术的前提首先是继承,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必须以中医文献为基础。中医文献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知识,开展燥证的证候与治法、方药文献系统研究对于燥证临床防治方案的筛选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针对燥证文献学系统研究的不足,运用在“西北燥证”研究、中医计量学研究和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方面已积累的经验和搭建的技术平台,进行全面、系统的古今燥证文献整理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对古今燥证文献的系统查阅、信息辨识、采集编排,获取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燥证概念、源流,统计分析燥证症状与证候分布的规律,探索病因病机理论和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规律,筛选目标方剂与药物,进一步总结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脉络,寻找创新切入点,为深入开展“西北燥证”防治方案的研究提供立法、选方用药的线索和理论、实践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学方法,查阅秦汉至今各个时期中医学主要燥证文献资料,进行原始文献信息辨识、采集、整理和编排,其中,共查阅6310例医案,483个证候,辨识并采录了297条病因病机学信息,234条治则治法信息,110例名家典型燥证医案,129首燥证方剂,通过系统地总结整理,获取了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汇编出“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应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等,就燥证概念,燥证证候规律,燥证病因病机特点与构成,燥证治则治法,方剂用药范围,古今燥证研究与创新发展思维规律等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与统计分析,构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燥证证治方药理论体系。结果:1)战国至秦汉燥证研究:《内经》论述了燥证理论基础,张仲景进行了内燥证研究,提出敷布津液等治疗方法;魏晋隋唐提出燥证病因病机多样性的特点;宋代、金元各家提出了许多证治、方药经验;明清医家提出“秋燥论”证候体系;周铭心教授“西北燥证”研究拓展了燥证研究的范围与内涵;2)4310例医案和463个证候调查中兼有干燥症状的病症占24.1~24.9%,15个典型干燥症状在1073例名家病案和113个相关性证候干燥症侯群中的分布显示: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累积频率达到85.22%以上;并在110名家典型燥证医案症状构成中所占比重亦居前;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证候的比较,主证即肺皮毛孔窍燥证与医案燥证有相关性,其余兼证则无相关性,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虽然干燥症状相似,但肝肾脏腑虚损症状“西北燥证”分布较广;同时调查显示燥证有许多“隐匿性证候”,如“抽搐,痿、痉厥、闭经”等;3)秦汉至近代63部医藉,297条相关信息及“西北燥证”研究结果显示:外燥证以燥邪为主要发病因素并与其它外因相关为各家所共识:六淫皆可化燥为病;燥邪具有时序性特点,燥气为秋令主气,秋之气候亢害过度易发外燥证;燥邪具有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内燥证病因主要由药物误治、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痰湿瘀阻、劳伤失养、或外燥内传所致;“西北燥证”病因第一是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第二是时序特点“燥发无时,非独秋有”,“燥旺于西北,盛于四时”;第三以燥邪为主相关于其它外因,并且外因排序与分布自有规律可寻,首推燥气,次责火邪,亦关乎风与寒,新疆南疆燥而兼火,北疆燥而兼寒;第四发病又关乎西北地区居民饮食居住微小生态环境和体质因素;燥证病机损害,外燥证主要为:燥邪外袭,气不布津;燥热外袭,灼伤津液:燥热已炽,邪干肺卫清窍;燥热久羁,耗伤肝肾之阴;内燥证为:燥热内.生,耗伤阴液或食滞内停或痰湿瘀阻,津血精敷布障碍;病机损害的部位主要在脏腑,临床证候虽复杂多样但主要以脏腑燥急,功能失调证候为主;“西北燥证”为:感受途径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机损害范围涉及津液、营血、肝肾真阴,病机损害部位外关皮毛孔窍,内关脏腑。燥证分类、结构层次,外燥证包含传统皮肤孔窍干燥证和秋燥证,其中秋燥证有凉燥、温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出十一个常见证型:内燥证有血虚风燥等九个常见证型;“西北燥证”有皮毛孔窍干燥主证与肝肾精亏、五脏虚劳兼证并见的常见七个证型;4)秦汉至近代61部医藉,233条相关信息研究结果显示,文献中发现有32个病证,医家以燥论治。《内经》提出“燥者濡之”总则和“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的治疗大法;后世医家根据内外燥证特点和不同阶段提出“外以滋益之,内以培养之,在上清解之,在下通润之”;“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等大法;各家具体治法中应用较广并且具有特色的方法主要有流气润燥法,急下存阴法,甘寒生津法,疏卫润燥法,燥病救肝法,厚土治燥法,流湿润燥法,通上窍利小便法等;5)燥证方剂的研究结果显示: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泻下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八类药物的累积频率达到88.13%,是构成燥证治疗的主要药类。其中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最为常用,四者的累积频率达到69.34%;补益药中以补气、补血、补阴药为主,占补益药物使用频率的99.%,补血与补阴加权高于补气、补阳药使用频率;四气以寒、温、平三类居多,占95.8%;五味以甘、苦、辛三味居多,占95.5%。寒与甘分别位居四气五味用药之首;归经用药中在归于肺、心、肝、脾、胃、膀胱、肾、大肠经八类药物中,其中归于肺、心、肝、脾经的四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93.57%,其中以归肺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为38.7%,其次心经药物24.6%、肝经药物15.7%,脾经药物14.5%;全部方剂中使用频数最高前20味药物为:甘草、当归、生地、杏仁、大黄、麦冬、白芍、火麻仁、桃仁、阿胶、人参、桔梗、黄芩、熟地、薄荷、石膏、茯苓、生姜、知母、桑叶:汉唐宋、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四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汉唐宋与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之间,而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却无明显差异,说明这三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相一致。结论:1)战国至秦汉、魏晋隋唐、宋代、金元、明清、现代六个不同时期燥证研究的总体状况虽有不同,但医家实践资料丰富,学术脉络清晰,在证治方药均有不同发挥与创新;2)干燥症状广泛地分布于多种证候中,提示燥证可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同时也进一步再次验证中医“阴常不足”理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为燥证共性症状;“西北燥证”的病机损害较名家医案燥证的病机损害范围广,程度严重;3)燥证病因病机呈现多样性特点,燥邪有时序与方域特点;燥证病机损伤范围广泛;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病因病机不尽相同;燥证证候分类与结构层次有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三个一级证候涵盖了19个临床常见二、三级证型;4)燥证具体的治法丰富多样,适用范围较广,燥证治则与大法,名家常用的8个具体治法及临证演化,学术构思合理,理论与实践基础充分;5)燥证方剂用药范围较广,总体用药趋于平性偏寒,补泻兼施,以补阴不足和宣散通滞为主,但同时又重视卫气。以方测证,所反映出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认识与本文三、四部分文献学术研究相一致;燥证方剂及使用频数较高药物理论清晰,名家实践依据充分,对燥证防治方案的建立及方药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