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改良黄土路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黄土分布范围广,成因类型多,厚度变化大,湿陷性与压缩性复杂。以往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高标准铁路建设中对黄土的沉降特性缺乏研究,而很多铁路线路又不可避免的要穿越黄土地区,为了使黄土地区铁路路堤的刚度、强度和工后沉降能满足高标准铁路的要求,从理论上对黄土改良进行分析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的参数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新建高标准铁路,尤其是在黄土地区高标准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稳定的轨下基础,这无疑是对高标准铁路的沉降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开通后按照设计速度运营的列车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穿越黄土地区的西-延铁路采用了新的技术,对黄土进行改良。在黄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来保证路基的刚度,强度以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西-延铁路黄土路基,对改良黄土的力学特性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取有代表性黄土试样,在黄土中掺入一定比例(3%,6%,9%)的石灰,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三轴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击实试验、K30平板载荷试验、渗透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得到作为填料的石灰改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然后,运用有限元对西-延铁路在不同施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路基应力和沉降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对上述结果做了总结和对比,得出石灰改良土掺灰比在3%时,路基的应力最小,变形最小,能够满足高标准铁路运营要求。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将为高标准铁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较为充分的技术数据,对我国同类铁路建设中黄土改良这一技术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学价值的生成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目前高校普遍采用课程评价方式仍然偏重于结果性评价,还存在评价手段单一、课堂评价缺失、重诊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信息素养己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它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
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线索,技术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代以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引发了技术学和技术史的
非政府组织出现较早,最初只是代表一些特定的群体利益,现在代表社会公益权利的非政府组织已经迅速兴起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社会中起着
中国历朝历代皆是重道轻器。匠为末业,匠役至微。匠人是兼具力工和匠人角色的手艺人,有关工匠的传记,史册所载,屈指可数,最多可散见于文人笔记中。如汉之胡宽、丁缓、李菊,唐之毛顺
本文在考察新时期我国教育学教材发展的基本历程的基础上,就中国教育学者在新时期所进行过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性质探求、教育学的任务探索、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住房这一重要资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才能实现最佳配置,城市住房价格则是城市住房市场运行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
“杂合”现象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杂合在各个领域中的优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研究,也引起了中外翻译学者对翻译中杂合现象的重视和研究。列维、达夫、斯内
近些年来,随着塑料生产和应用行业的大力发展,以热固性塑料作为基体材料的产品的品种、数量剧增,且更新频繁。对于已经废弃和即将废弃的热固性塑料,如果不能循环利用,不仅造
清末,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女权,提倡女子教育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呼声。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女子教育问题更是被提到富国强种之本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