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互联网使得各种事情一经发生就无从隐匿,难以堵截控制,民族国家面临各种异质信息过度进入的处境,处于传播弱势的国家的声音常常被淹没,陷入众多入境信息的包围中,丧失了话语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受到极大威胁。 如何实现对入境信息的有效控制,掌握话语权,是当下民族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在信息社会,完全封闭的控制方式已经不合时宜,采取开放性的疏导方式更有效果,也即让各种信息进来,由国内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引导和辅助性传播。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国民的身份认同,倾向现有体制的主流媒体就必须承担议程设置的重任,建构对现有社会秩序有利的世界图景。 而由于时下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媒体的对内报道越发艰难,如何有效地设置议程施加影响,同时又能吸引受众,赢得丰厚收益,这的确是难以两全的命题。然而,《环球时报》却做到了,作为目前国内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新闻媒体,其巧妙地将媒介议程、受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结合到一起,从而达成舆论引导和可读性的统一,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选取《环球时报》头版作为对象,以探求其作为国际新闻对内报道的媒体,是怎样建构世界图景,又是怎样因时而动,通过议程设置监测信息整合社会,从而做到舆论引导和做大做强发行并行不悖的。 《环球时报》自1993年创刊至今,发行已过两百万份,从最初的“小报”发展到现在的严肃大报,《环球时报》头版构建的世界图景也几度变迁,从早期的由娱乐、灾难、趣闻等构成的世界图景渐渐过渡到近期的主要由国家间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交织成的世界图景,并力图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体现中国人的价值判断。《环球时报》头版所构建的世界图景的变迁也反映在其报道方式上:《环球时报》议题上由“软”到“硬”,涉及国家和地区集中为西方大国、周边地区和热点地区,视角上日益凸显中国人的价值判断,由“韬光隐晦”变得更为态度鲜明,同时以新闻报道专业理念来考量,《环球时报》的转变也显示其渐渐确立了新闻职业理念,尤其体现在消息来源、受众观念和新闻价值等方面的改进上。而这些变革是和背后的控制因素分不开的,正是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市场机制等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以上结果。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结合其中的个案,把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运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以及相关性的理论来对《环球时报》的世界图景建构进行全面地论述和阐释。 目前关于中国在他国形象的论著很多,而关于国际新闻对内报道和国内媒体如何构建世界图景的研究很少,单以《环球时报》来说,从《环球时报》建构图景的角度出发的研究也未见到。本文正是从《环球时报》头版出发,研究其所构建的世界图景,探悉其欲通过怎样的议程设置施加影响,深入挖掘。 本文关于《环球时报》头版世界图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别家新闻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和发行等方面或者有所启发,并且在业界研究中国在他国形象热潮下,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关注国际新闻对内报道,从而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对新闻实务有所借鉴,并对报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