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双星是包含一颗吸积致密星(黑洞,中子星或者白矮星)的双星系统,是宇宙中的重要天体。对它们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双星演化、吸积盘和致密星物理,而且也有助于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甚至宇宙学模型的认识。本文的目的是讨论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涉及到Be/X射线双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极亮X射线源和激变变星。在第一章我们简要介绍双星演化的知识,包括恒星演化、双星相互作用、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等。在第二章我们讨论通过双星相互作用渠道来形成Be星。Be星是快速旋转的B型星。它们快速旋转的起源还是不清楚的,双星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途径。在本章中我们研究双星中的物质转移对恒星自转的影响。我们首先通过同时计算双星中两颗恒星的演化,并考虑吸积星可能的质量吸积历史,得到了临界质量比qcr,它可以决定物质转移的稳定性。然后我们把qcr和数值计算得到的公共包层能量因子λ都加入到了星族合成计算,得到了不同类型伴星(包括氦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Be星双星的预计数目和性质。我们发现Be/中子星双星中的Be星的质量可以达到~8M☉,如果它们经历了稳定的(没有公共包层演化发生)和非守恒的质量转移。我们的工作还表明,孤立的Be星可能起源于两个主序星的并合和超新星爆炸破坏的Be双星,但合并过程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最后,涉及双星相互作用的Be星在所有B型星中的百分比可以高达-13%-30%,意味着大多数的Be星是通过双星相互作用产生的。第三章介绍了中等质量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与毫秒脉冲星的演化联系。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中等质量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演化,其中的双星是由一个1.0-1.82M☉的吸积的中子星和一个1.0-6.0M☉的伴星组成。在我们的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一些物理过程的影响,如不稳定的吸积盘、在射电脉冲星阶段的抛射、双星演化中暂时的洛希瓣脱离和经过外朗格朗日L2点的外流。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观测到的双星射电脉冲星性质,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在初始的轨道周期-伴星质量平面上,形成双星脉冲星所允许的参数空间随着中子星质量的增加而增大。这也许能够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些轨道周期长于~60天的毫秒脉冲星似乎比期望的白矮星质量更小。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宽轨道的双星脉冲星可能是通过行星/褐矮星参与的公共包层演化的渠道来形成的。(2)一些密近的双星脉冲星可能是由中等质量X射线双星演化而来的,但要求伴星具有异常高的磁场。(3)在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的平衡自旋周期比观测到的双星脉冲星的自旋周期短一个量级以上,表明要么简单的平衡自旋模型有缺陷,要么存在其他的自旋减速机制。在第四章我们分析了周期空隙下方的激变变星的角动量损失机制。在周期空隙上方,激变变星中的质量转移通常认为是由磁制动和引力辐射所驱动的角动量损失引起的。对于周期空隙下方的激变变星,仅仅引力波辐射在起作用。然而,最近由Knigge等(2011)给出对激变变星的观测数据拟合表明,周期空隙下方的角动量损失率是引力波辐射造成的损失率的2.47(±0.22)倍,这就意味着存在额外的角动量损失。我们考虑了几种可能的角动量损失机制:从吸积白矮星表面发出的星风、外拉格朗日点处的外流、环双星(CB)盘的形成。我们发现,来自白矮星的星风和L1点的外流都不能解释这个额外的角动量损失率,而L2点的外流有效地提取角动量,这里要求物质转移时有-(15-45)%的物质逃逸出双星系统。更有效的机制是由CB盘施加的引力力矩。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损失的百分比可以低至(?)10-3。我们在第五章介绍了对吸积中子星极亮X射线源的研究。大多数的极亮X射线源都被认为是X射线双星系统,但是以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都趋向于有一个黑洞(而不是中子星)在吸积。对极亮X射线源M82 X-2,最近发现的1.37秒的脉冲表明吸积星是一个磁中子星。我们模拟了M82和银河系中的中子星-极亮X射线源的形成历史,结合双星星族合成和详细的双星演化计算,我们发现两种情形下的初始的X射线双星的诞生率在10-4 yr-1左右。我们给出了极亮X射线源在伴星质量-轨道周期平面上的分布。与黑洞-X射线双星相比较,中子星-X射线双星对极亮X射线源星族的贡献相当甚至可能更多,高质量/中等质量X射线双星分别主导着M82/银河系中的中子星-极亮X射线源。在第六章中,我们讨论了银河系内中等质量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通过星族合成和恒星演化计算,我们得到了银河系内中等质量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诞生率,它们的演化轨迹和分布特征。然后我们追踪X射线双星的演化,直到形成双星毫秒脉冲星。我们发现中等质量和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诞生率处在9×10-6-3.4×10-5 yr-1范围内,与它们的产物双星毫秒脉冲星的诞生率相一致。计算结果表明X射线双星更有可能以密近的系统(轨道周期(?)1天,伴星质量(?)0.3M☉)被观测到。双星毫秒脉冲星的轨道周期处在~1天到几百天范围内。这些特征和观测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和双星毫秒脉冲星相符。我们证实了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理论预期和观测之间的偏离。也就是,理论上X射线双星中的平均物质转移率(~10-10M☉ yr-1)比观测得低很多,轨道周期处在0.1-1天的双星毫秒脉冲星数目是严重低估的。这些都表明模拟低质量X射线双星演化时,某些东西丢失了,很有可能是与角动量损失机制相关的。最后,我们在第七章总结全文,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