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流业与航运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内河港口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内河港口竞争力弱、建设重复、效率低、污染环境、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阻碍了内河港口的发展。所以内河港口的评价有助于认清现今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便调整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生态集约导向的提出,要求内河港口在保证竞争力和利益的同时要兼顾效率和环境资源,因此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态集约视角下的内河港口竞争力评估;第二部分是生态集约视角下内河港口的综合效率测算,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建议。首先,对内河港口本身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内河港口的概述和现状,进而分析内河港口国内外研究竞争力与综合效率的现状,内河港口竞争力与综合效率的概念,为后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阐述生态集约与内河港口竞争力和综合效率间的关系;最后实证分析,以国内的28个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集约视角下内河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离差最大化法将多种赋权方式结合来计算内河港口得分,得到内河港口竞争力排行和影响因素较大的指标,用TOPSIS计算贴进度;其次运用SBM-DEA模型计算生态集约视角下内河港口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并对2014年到2018年5年间的内河港口综合效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用Malmquist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本文将竞争力与综合效率相结合,加入生态集约导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为内河港口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研究发现:(1)内河港口的竞争力主要与基础设施和集约文明有关,基础设施越好的内河港口往往集约文明的水平也较高。(2)内河港口竞争力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区域,且与城市等级有关,城市等级越高,内河港口的竞争力越强,不乏有南方较为弱势的内河港口,主要是由于基础建设不牢靠,东北内河港口竞争力差异化较大,总体不如南方内河港口竞争力强。(3)内河港口综合效率普遍较低,5年间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内河港口的技术与规模管理都尚未成熟,技术无法跟上生态集约导向下的内河港口发展。(4)内河港口所在地理位置和城市发达程度也影响内河港口的综合效率,不同内河港口间的差异较大,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综合效率较低的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物资和投入没有发达城市那么多,东北地区主要以煤矿、矿石为主,受到国家的环境管制条例的约束,综合效率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