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城市化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以上海市南京西路商圈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限的用地与持续膨胀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国城市紧缩化的发展趋向。当今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未来城市的缩影,而遍布于中心区内的综合体建筑将功能集中,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将是未来城市中的一种数量庞大且至关重要的建筑类型,其外部开放空间的设计品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缺少针对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的指导性纲领,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在设计中追求形式大过于使用者真实需求的现象。本文以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城市化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上海市南京西路商圈中各外部开放空间为调研对象,对使用者潜在需求和外部空间的真实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和对比,尝试对特定地域范围内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设计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本文第一章引出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对研究方法和整个论文框架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商业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进行了概念界定和功能列举;第三章对相关研究理论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第四章论述了针对上海市范围内潜在空间使用者的陈述偏好调查法的展开流程及调查结果;第五章以实地调研结果为基础,对南京西路商圈内外部开放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第六章借助空间句法运算,分析空间的可达性、开敞性等属性,与前文的分析结果互为参照;第七章对前文研究加以总结,提出中心区商业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的几点设计建议,并指出研究中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工业建筑用地一般占总用地的25—30%;而在一些工业型城市,因拥有一些大、中型企
本文主要以江南地区城市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水系不断衰退和城市特色不断丧失的背景下,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城市水系方面传承江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对策措施。本
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大国,同时高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家庭的养老负担日益增大,需要新的养老体系出现。单一的社会和家庭的养老方式都是不适宜的,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养老体系才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大量实践、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学术勃兴,寒地大学校园生活区建筑的复合化设计思想应运而生
文章针对现今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农民在新农宅建设时对生态的忽视和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的居住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从传统民居(以北京和徽州为例)总结山可以利用的低技术生态策略,并利
轨道交通介入城市空间后,凭借对周边城市空间可及性的提高,必然会诱发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演变,并改变人在城市空间内的活动,这一过程表现为轨道交通与原有城市空间的关联与融合;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技术变革的不断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个性化使得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既有建筑物量大面广,且绝大多数为非节能型建筑,运行能耗巨大。因此,能否对其实现节能改造,决定着最终能否促进
居住空间形态研究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与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相关。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经济、政策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