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掺Ge材料光电特性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ao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低介电常数、高热导率、高临界击穿电场、高载流子饱和浓度等特点,在半导体光电照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探测、核能探测及开发、汽车发动机、微波通讯和卫星等领域里,SiC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对于半导体材料而言,掺杂会对材料特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Ge元素可以降低SiC器件的接触电阻,提高迁移率。同时,掺杂Ge会影响SiC晶体结构,使晶格参数和能带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通过Ge元素的掺杂,提高SiC材料的性能,制作出性能优异的SiC半导体器件。目前,国内对Ge掺杂SiC的研究仅有理论上的简单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整Ge元素的掺杂量及掺杂位置,对Ge掺杂SiC材料的光电特性做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对山东大学提供的Ge掺杂的SiC晶体进行了材料表征,包括样品材料的拉曼光谱表征和卢瑟福背散射表征。通过拉曼光谱确认了晶体的结晶性和均匀性,通过卢瑟福背散射技术进一步确认了晶体的结晶质量。并且对样品材料进行了深能级瞬态谱测试,主要是检测样品的晶体缺陷和深能级杂质。表征和测试的结果证明虽然Ge元素掺杂不是完全均匀,但是样品结晶质量良好。接下来对Ge掺杂SiC材料进行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光电特性的计算。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以及材料学仿真软件Material studio 8.0,计算了4H-SiC本征态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比较了Ge原子分别代替C原子和Si原子下的形成能,并选取了三种Ge掺杂4H-SiC模型:64个原子的超晶胞(2×2×2)中一个Ge原子取代一个Si原子得到的Si0.984375Ge0.015625C、64个原子的超晶胞(2×2×2)中一个Ge原子取代一个C原子得到的SiGe0.015625C0.984375和128个原子的超晶胞(4×2×2)中一个Ge原子取代一个C原子后得到的SiGe0.0078125C0.9921875。计算并分析了三种掺杂下样品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介电常数、吸收谱和反射谱的结果,最后和本征4H-SiC样品材料性能对比,从而得出Ge元素不同的掺杂位置和掺杂浓度对SiC材料光电特性的具体影响。电学性质方面,GeSi掺杂后能带结构变化不大,GeC掺杂后费米能级附近引入了陷阱能级,且随掺杂浓度增大而增多;光学性质方面,GeSi掺杂后吸收谱和反射谱变化不大,GeC掺杂后吸收谱和反射谱曲线明显向低能端有所偏移,且吸收谱极值下降。综合分析得出,通过Ge的掺杂,电阻率下降,可以使4H-SiC导电性能更强,并且材料的吸收谱与反射谱整体发生红移。这对今后制作性能更优异的半导体SiC器件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江苏省南北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南京、苏州等大城市通过极化效应过度集聚资源,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能源紧张等问题。另一方面,苏北区域的部分中心城市组织带动能力不足,难以向周围腹地发挥扩散效应。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选择相关指标,对江苏省57个城市的增长潜力进行评价,据此确立层次性的增长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南北
山区高速公路受复杂的地形、地质、气候等建设条件限制,安全设计尤为重要,结合安徽省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设计案例,分析影响山区高速安全的诸多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
新世纪以来,美军将外语技能、军事行动区域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将部队国防语言能力提升为与先进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核心军事能力”,
分析了纺丝单体对PE/PA6皮芯型FDY的影响。在保持现有稳定生产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主要通过聚乙烯的共混改性及单体抽吸系统的改进,大大降低了单体的产生并能有效地抽走大部分
测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材料为SK、壳牌以及克拉玛依等三种SBS改性沥青及克拉玛依基质沥青中添加Sasobit的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联合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相关附件,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在2
<正> 四川峨眉冶金机械厂同国家建材局成都建材设计院共同开发的新产品——PEL400×600零悬挂复摆颚式破碎机,1993年9月7日在四川峨眉冶金机械厂问世,并通过技术鉴定。PEL400
应用型本科高校站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前沿,研究转化实现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提高国家的现实生产力;另一方
本文就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增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有效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从传统体制下的垄断型、计划性、生产型,向市场型、服务型、经营型、竞争型企业转变。为了规范、高效、全方位的做好服务工作,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