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叶菜类蔬菜。近年来,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不合理栽培方式与大量引种,黑腐病在我国甘蓝产区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甘蓝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甘蓝黑腐病遗传机理、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黑腐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本研究以野生抗黑腐病甘蓝自交系R4-P1与感病骨干自交系R2-P2为杂交组合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绘制了甘蓝遗传图谱;通过连续多代回交与自交策略,结合遗传图谱上均匀分布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的方法构建了一套以R2-P2为背景、R4-P1为供体的甘蓝染色体片段替换系;利用构建的染色体片段替换系与绘制图谱所用的重组自交系,进行了甘蓝黑腐病抗性QTL定位,对主效定位区段内的9个候选基因进行测序比对与接病后不同时间段表达量与瞬时表达分析;并对甘蓝全基因组NBS-LRR类型抗病基因进行了鉴定与基因分析,为甘蓝抗黑腐病品种的分子选育提供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野生甘蓝高代纯合自交系R4-P1和结球甘蓝骨干自交系R2-P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构建了一张包含303对SSR与In Del标记,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767.2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分别为2.53 c M和2.07 Mb的结球甘蓝遗传连锁图谱。2.利用均匀分布在图谱9条染色体的181个标记,通过对不同世代的单株进行分子标记筛选,构建了一套包含160个株系,以结球甘蓝自交系R2-P2为遗传背景的甘蓝染色体片段替换系,导入的供体R4-P1染色体片段对受体R2-P2基因组的覆盖率为100%,受体亲本基因型的回复率平均达到97.21%。3.通过苗期喷雾法接种黑腐病3号生理小种,在重组自交系与染色体片段替换系两个群体中共定位出分布在甘蓝1、2、7和8号染色体上的11个抗黑腐病QTL,其中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q BR-7-1与q BR-7-3与位于8号染色体的q BR-8-2的LOD值均大于3,为主效抗黑腐病位点。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q BR-1-2与q BR-1-4,7号染色体的q BR-7-1与q BR-7-3及8号染色体的q BR-8-1与q BR-8-2均存在部分定位区域重叠,说明这三个重叠区域可能为稳定抗黑腐病区间。其中位于7号染色体,最高可解释16.72%表型变异的q BR-7-3在两个群体中均被定位到且LOD最高,为稳定主效抗病区域。4.根据稳定主效抗病q BR-7-3区域内的基因注释,共鉴定出9个(5个NBS-LRR、3个STK及1个抗病相关)黑腐病抗病候选基因。候选基因测序结果表明NBS-LRR类型基因Bo7g111290在两亲本间存在多处SNP和In Del差异,导致两亲本间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9个候选基因在喷雾接种黑腐病3号生理小种后在0-48小时内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8个候选基因不同,Bo7g111290在接病后各时间段内在抗病亲本R4-P1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感病亲本R2-P2;瞬时表达表明Bo7g111290可能参与了甘蓝黑腐病的抗性,R4-P1与R2-P2中Bo7g111290基因表达量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两亲本对黑腐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5.在甘蓝基因组上共鉴定出包括Bo7g111290在内的广泛分布于甘蓝9条染色体上的176个NBS-LRR基因,其中88个NBS-LRR基因以基因簇的形式存在,约占全部基因NBS-LRR总数的51.5%,抗黑腐病候选基因Bo7g111290单独存在于甘蓝7号染色体,这些基因簇的分布可能与甘蓝NBS-LRR基因进化有关;甘蓝TNL类型基因的平均序列长度、CDS长度及编码的氨基酸均大于CNL与NL类型。同时,TNL基因的平均外显子数量也高于CNL与NL类型,表明甘蓝NBS-LRR基因的大小与结构域及基因类型密切相关。同时在这176个NBS-LRR蛋白中均检测到P-loop、RNBS和kinase-2基序,而且这三个基序在三种类型的NBS-LRR蛋白质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说明甘蓝NBS-LRR基因家族的蛋白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基因进化分析表明TNL亚家族的扩展程度更大,表明TNL亚家族比CNL和NL亚家族更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