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6周力竭性游泳训练对大鼠矿物质代谢的影响及其牡蛎肽的干预作用,为牡蛎肽在运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雄性健康Wistar大鼠40只,6周龄,体重21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NC,n=10),牡蛎肽组(OP,n=10)、运动组(E,n=10)和运动+牡蛎肽组(OPE,n=10)4组。所有大鼠自由进食和进水(去离子水)。E组和OPE组采用递增负重力竭游泳运动,每周6次;OP组和OPE组分别在固定的时间和每次训练后30min后灌服胃牡蛎肽(2.0g/kg)。6周后,检测饲料、粪便、血清以及肝脏中锌(Zn)、铁(Fe)、钙(Ca)和镁(Mg)的含量,并计算出矿物质表观吸收率,同时检测血清中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和铁调素(Hepcidin)含量。结果:(1)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补充牡蛎肽和力竭性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铁、钙、镁含量以及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力竭性游泳训练可使大鼠血清铁和镁含量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钙、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而补充牡蛎肽能显著增加大鼠血清铁(P<0.05)、铁蛋白(P<0.05)和转铁蛋白含量(P<0.01)。而补充牡蛎肽和力竭性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锌含量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与NC组相比,E组血清锌具有极显著性降低(P=0.005,P<0.01);与OP组相比,OPE组血清锌无显著性差异(P=0.961,P>0.05)。(2)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补充牡蛎肽对降低力竭性运动大鼠肝脏中铁的含量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力竭游泳训练可使大鼠肝脏铁的含量显著性增加(P<0.01),而补充牡蛎肽对降低大鼠肝脏铁含量具有显著性的作用(P<0.05)。(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补充牡蛎肽对增加力竭游泳训练大鼠肠道pH、血清Hepcidin含量和铁的表观吸收率没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力竭游泳训练可显著性增加血清Hepcidin含量和降低铁的表观吸收率(P<0.05),而补充牡蛎肽可显著性降低血清Hepcidin含量、肠道pH和铁的表观吸收率(P<0.05)。结论:(1)长期的力竭游泳运动训练使大鼠出现了铁、锌代谢紊乱,而补充牡蛎肽对此有改善作用。(2)长期的力竭游泳运动训练一方面引起铁在肝脏中的沉积增多,另一方面可使Hepcidin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肠道对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在力竭性运动后补充牡蛎肽,一方面能够降低盲肠pH值,另一方面抑制Hepcidin的分泌,从而有效增加肠道对铁等矿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