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雷火灸法与普通艾灸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时镇痛效应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性,为痛经发作时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思路与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火灸组)和对照组(普通艾灸组),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以雷火灸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艾灸法治疗,两组均于痛经发作时治疗1次,治疗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0min、治疗20min、治疗30min(治疗结束)及治疗后(观察期30min、观察期60min、观察期9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min(治疗结束)时的症状积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初潮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症状积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各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min、治疗20min与前一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0min、观察期30min与前一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01<P<0.05);观察期60min、观察期90min与前一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30min(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组内比较:对照组各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min、治疗20min、治疗30min与前一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30min、观察期60min与前一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治疗30min(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观察期90min的VAS评分大于观察期60min的VAS评分,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组间各观察时间点VAS评分及VAS评分减值比较:两组之间各观察时间点VAS评分及VAS评分减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组间治疗30min(治疗结束)时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组间治疗30min(治疗结束)时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安全性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雷火灸法与普通艾灸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均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应,且雷火灸法在痛经缓解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艾灸法。2、雷火灸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疗效的相对平台期,且在镇痛效应的持续时间方面也更具优势。3、雷火灸法与普通艾灸法均能有效改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腹痛及其它症状,且雷火灸法优于普通艾灸法。4、雷火灸法与普通艾灸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