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实证研究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成因的文章,该文力图从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产业内贸易理论如何有效地付诸于中国的经济实践.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伴随着"新贸易理论"的不断成长,它越来越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作为挑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突破口,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各国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从而可以摆脱传统理论束缚实现更加动态的贸易利益.前人已经对产业内贸易现象和特征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开展产业内贸易提升中国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却很匮乏,尤其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该文按照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和商品编码及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研究了中国自8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进展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和跨国公司内部效应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使得产业内贸易不再停留于理论阶段,而是真正落实到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之中.进一步开展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两类福利效应的实现,有利于中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更高层面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拓展.最后该文针对目前中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受世界经济调整过渡及我国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虚拟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虚拟资产增长速度愈来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高校的资金来源不再局限于国家的直接供给,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自身的收入来源渠道,但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
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银行纷纷从县域范围内撤并机构、上收权限,这给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两个难题:从短期来看,如何减轻机构撤并对县域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从长期来看,如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更贴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其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问题,预算组织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农村地区为中小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资金中介机构,能够扩大生产和物质流通,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的发展和生存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促使只有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辅助医院财务管理和财务运行监督工作,才能
企业之间为什么存在业绩差异?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成功生存,有的企业却失败?有的企业基业长青,而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这些几百年来国内外商界现实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企业经营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重新界定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的内容和范围,旨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有效监控事业单位的预算计划执行情况.但新
预算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有效举措,对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变得愈发紧张起来,要想在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如何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需要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此后,单位在发展经营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