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虽然总量发展迅速,单个机构的平均床位规模也已达到约1008.51张,突破了我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所建议的上限值,但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然而资源毕竟有限,因此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获得最大规模/品质”与“占用最少资源投入”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为“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的“效率问题”通常是复杂、多元的,提高某一类单一效率极有可能对其它单一效率产生影响,因而须遵循“综合兼顾”原则,是为“综合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本身的复杂性与“综合兼顾”原则共同导致了“综合效率问题”的复杂机制:各项“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综合效率结果”之间存在着大量过程之间、结果之间的相互转化,呈现出“交叉网状结构”。可见,只有以较为精确的定量方式阐明“综合效率的作用机制”,才能够精确把控决策结果并由此做出恰当决策,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实践问题,也即需要阐明“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然而,各类现有理论尚不足以支持“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探讨:“建筑评价/评估”类理论无法真实呈现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目标结果”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建筑效率分析”类理论则大多围绕“单一效率”展开,无法体现“综合兼顾”原则。因此,本文需要重新构建一套理论来作为阐释“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依托。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筑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下的大型综合医院交通流线优化研究(51778074)”的支持下,主要围绕“构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模型”和“阐明其量化作用机制”2方面理论目标展开,并通过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进行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构建的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构建基本理论模型部分以定性方式为主。首先,通过对现有效率相关研究的归纳,将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明确定义为: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产出的医疗功能使用空间、建筑寿命及医疗功能使用效用,与投入的资金、资源、能源的比例;它是一种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效率主体,以建筑设计为主导视角,以追求功能空间效率、经济技术效率、资源环境效率3方面共同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效率。同时借鉴系统学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相关实际需求,采用“效率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综合效率系统组织结构由下至上划分为建筑属性、基础性能、效率单元、综合效率4个层级,明确了各级系统内部要素及外部影响因素,并通过其中第二层级系统要素来具体反映前述3方面效率目标。最后,依据各系统要素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内部逻辑,将综合效率系统内、外部作用方式概括分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来分别予以定量描述。
  阐明量化作用机制部分以定量方式为主。首先,遵循论文第一部分构建的基本理论模型,将综合效率系统拆解为16个子系统,逐一提取作用要素、判断作用过程并赋予相应定量关系,最终形成以建筑属性为自变量、综合效率为因变量、其它系统要素为中间变量的综合效率系统定量模型。进而,利用广义的系统参数取值来反映外部因素作用下综合效率系统的适应、调整过程,并由此提出动态和静态2种参数取值方法:前者精确反映所有参数随各方面发展而变化的实时取值情况,需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来实现;后者是对前者的简化,可通过一般调研统计获得各参数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取值结果。最后,以静态取值的方式,结合本文通过现场观察计数、调取监控录像观察计数、调取医院运营数据、调取医院建设图纸、现场访谈、抽样问卷等方式获取的约110类(数千万条)相关原始数据(调研概况详见附录A),经大量统计测算后(具体调研过程详见附录B),逐一给出了32组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和参考取值。
  为了验证上述“综合效率理论”,论文最后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展开了应用探索:依托综合效率理论,将设计优化方法归纳为测算初始综合效率并判定优化对象、选择优化措施、调整优化并检验分析3个步骤;同时重新梳理了3类共72项常见优化措施,利用“量化作用机制”逐一分析它们的“系统反馈”(对各系统要素指标取值的影响效果)情况,将结果汇集为“对象-措施”集。由此形成的设计优化方法可依托“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来探查目标建筑的性能短板,并利用“对象-措施”集来筛选有针对性且综合兼顾的优化措施,以此达到提升综合效率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实际案例对该“设计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初步验证了综合效率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一套能够“从原理上解释”目前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面对的“综合兼顾”的“效率问题”的理论体系——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有助于突破目前的理论研究瓶颈。在方法层面,提供了一种“注重原理/作用机制”的建筑学研究模式,建立了一种“专门针对建筑综合效率问题”的系统定量方法,并通过应用实践进行了初步验证。在应用层面,通过“设计优化”方面的综合效率理论应用,发展了一种综合兼顾的、可重复批量操作的、模式化设计优化方法。在数据层面,采集、统计了大型综合医院建设运营相关的大量深度数据,在服务于本研究的同时也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水是建筑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仔细观察建筑的发展历史,这段历史也是水在建筑中的应用设计的转变史。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短缺,水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水的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而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水在建筑中的设计思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经验已不再适用,探索新的设计出发点成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点。  本文选择从功能和美学两个维度出发,对当代水要素的设计
学位
由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危机正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挑战,建筑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中占较大比重。因此,建筑低碳化对全球温室效应控制意义重大,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大空间建筑因其体量大、人流量大、热环境复杂等特征,是建筑业中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建筑类型。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需同时满足冬夏季的热舒适要求,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较高,具有很大的节碳空间。因此,从低碳角度下的高大空间建筑设
自近代以来,建筑学经历了从科学理性危机到图像化危机的过程。博物馆建筑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下也出现转变,博物馆建筑不再仅仅是文明的展示窗口,还成为了文化意义的代名词和鲜活生动的体验式场所。如何回归建筑本源价值,重拾真实的建筑体验成为了博物馆建筑的迫切诉求。  本文在第二章梳理了现象学哲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相关概念。20世纪初,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抵抗分析哲学而出现,在经过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发展后出现分
学位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时期的首都,拥有大量的民国建筑遗存,尤其是南京高校中的民国文物建筑,它们保存相对完好且延用至今。一方面,这些文物建筑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延用至今,建筑日渐老化,建筑热湿性能差,无法提供起码的使用舒适度而遭到粗暴的改造。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建筑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对南京高校中的民国文物建筑遗存进行建筑性能提升,改善热湿环境,不仅有利于文
学位
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一直处于不断扩展的发展阶段:新世纪信息技术和现代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使现代办公模式趋于多元化和智能化,办公空间需承载的行为活动愈加丰富;近几年来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提出,促进了办公空间的生态化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办公空间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及工作情绪,因此健康理念的提出是健康办公空间研究的新契机与新挑战——办公空间不
传统建筑聚落是人类悠久历史的证物、是文化遗产的精华和代表,街区街巷是传统建筑聚落中物质的基础、空间的载体,展现了聚落的宏观形态特征,传递着城镇聚落文化历史物质空间记忆的连续性。江苏地区现存约十几万座形成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村落,其中传统建筑聚落中许多尚未被纳入到保护规划工作范围内,它们承载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功能,形成的街区街巷整体风貌也与众多“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一样反映着城镇村落的历史与特征,
学位
随着城市用地日渐紧缺,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引入中庭则可极大地改善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质量。本文以徐州市地下中庭为例,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对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问题一,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的现状如何;问题二,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如何评价;问题三,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如何改善。  通过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研究了问题一,得出如下结论:冬季地下中庭空间热环境较为适宜,结
自古希腊时期祭神的露天剧场诞生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剧场类型百花齐放,从综合性的大剧院到专业型剧场,剧场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通过对剧场发展史的回溯,可以看到剧院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观众厅的发展而演进。每一次文明更替,其观众厅的体型也随之出现了种种的创新,而体型的创新也带来了种种的声学问题,随着声学问题的解决与新体型的出现,有着先天的声学缺陷的体型慢慢淡出历史
本文依托实践项目阳宝山莲花寺遗址博物馆方案设计,分为上下两篇:第一部分主要是项目的设计表现、分析与技术图纸;第二部分是文物保护约束下的山景重构设计研究报告。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文物保护原则的约束下,面对遗址周边山体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问题,遗址博物馆应当采取的设计策略。研究报告首先对遗址博物馆选址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实条件确定保护范围外选址。其次,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佛教山地寺庙总体特征和阳宝山山地寺
学位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民居研究领域已逾八十余载发展历程,研究成果无论于地域覆盖面,或于数量上均已形成较大规模。这期间,成果不断丰硕,方法不断多元。几辈学者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不断构建着民居研究的学术图景。支撑民居研究内容拓展、拓深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依托于研究方法及路径的逐步进化。传统民居作为既具备历史价值、又兼备使用价值的复合性空间载体,需关乎“人”与“空间”的双重特性,及二者长期互动后的相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