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膀胱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以此降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目前,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受到化疗药物的毒理特性和膀胱生理学因素的严重影响。如化疗药物在膀胱内的滞留时间短,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能力弱,对肿瘤的穿透能力较弱及药物的副反应较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能够特异性、高效地杀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以此降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目前,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受到化疗药物的毒理特性和膀胱生理学因素的严重影响。如化疗药物在膀胱内的滞留时间短,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能力弱,对肿瘤的穿透能力较弱及药物的副反应较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能够特异性、高效地杀灭膀胱癌细胞的新剂型,以克服现有剂型的不足。基于肿瘤微环境组分的差异而设计的响应性纳米药物逐步得到研究,粘附性纳米载体与癌细胞选择性前药的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了受活性氧(ROS)激活的藤黄酸前药用于膀胱内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内源性ROS刺激差异并不是特别显著,且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更宽选择性窗口的新药。由此,本课题组基于ROS的产生与NQO1的表达密切相关,且NQO1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设计制备了谷胱甘肽(GSH)响应性高粘附性纳米载体共同递送ROS激活的表柔比星前药(EPB)和高效的NQO1底物KP372-1的纳米药物(sSCBEPB+K)。方法:本课题分别在NQO1在膀胱癌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纳米粒子在体内和体外ROS生产能力的表征,纳米粒子在体外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转胞吞作用,以及在原位小鼠膀胱癌模型上的抗肿瘤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研究。结果:经研究证实,膀胱癌肿瘤组织中确实存在NOQ1的过表达现象,且NQO1有促进ROS产生的作用。纳米粒子被摄取后,在膀胱癌肿瘤组织中高浓度的谷胱甘肽的作用下,二硫键发生断裂,释放EPB和KP372-1,KP372-1诱导NQO1表达进一步提高ROS的浓度,进而能迅速激活EPB转换为表柔比星(EP),从而特异性地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由于KP372-1比一些常用的NQO1底物,如β-Lapachone(LAPA),的药效高10倍,因此在很低的药物浓度下就可以发生级联药物激活效应,从而显著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拓宽了膀胱癌化疗的选择性窗口。同时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可显著增强纳米粒子在膀胱壁内的粘附性和渗透性。实验证实,本研究设计的纳米药物对膀胱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课题组进一步探究了所设计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实验结果显示,除此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之外,本课题组所制备的纳米药物相对于游离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制备的NQO1底物KP372-1共载EPB的纳米粒子在膀胱癌灌注化疗中有较好的靶向肿瘤抑制作用,生物安全性较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结肠运动及直肠敏感性评估背景:精神心理、结肠运动及直肠敏感性在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全面探讨FC患者的精神心理、结肠运动、直肠敏感性与临床症状间的关联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目的:全面评估FC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结肠运动及直肠敏感性,初步探究精神心理、结肠运动和直肠敏感性如
背景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因为抗原变异率高,曾引起多次大范围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目前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都是针对流感病毒本身,靶向流感病毒的治疗一直存在病毒耐药突变的担忧,迫切需要去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宿主因子参与流感病毒的复制,并且在流感引起的免疫过程中具有调节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流感感染过程中宿主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寻找重要的宿主因子,并探讨其在流
第一部分中国地区皮肤癣菌病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背景: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流行病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地区皮肤癣菌病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目的:了解中国地区过去三十年中皮肤癣菌病和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1991年至2020年间所有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地区皮肤癣菌病和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1)对纳入的124篇文章包含超过18万确诊为皮肤癣菌
背景PAR2分布于绝大多数免疫细胞表面,脊髓背角和脊髓表浅层也均有PAR2表达,尤其是外周传入神经纤维的中枢端、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PAR2既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参与炎性反应,也可以直接通过神经元激活引起炎性反应。PAR2还与伤害性信号传导有关,其激活可以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并诱导痛觉过敏。在异位性皮炎等瘙痒研究中,也发现PAR2参与其中。由于PAR2在炎症性疾病和疼痛中的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
背景: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哮喘的研究都集中在儿童和成人上。然而,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因此,更新并探索我国中老年人哮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迫在眉睫。另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示Gasdermin B(GSDMB)基因与哮喘高度相关。多项研究显示无论在基因多态性还是在蛋白表达上GSDMB都与哮喘的发生发展相关。过表达GSDMB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
毛囊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在外观修饰、创伤修复以及皮肤微环境重塑中发挥关键作用。皮脂腺痣是一种伴有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发育异常的良性皮肤错构瘤,其特征表现为增生的表皮和不成熟的毛囊以及正常或增生的皮脂腺,其中毛囊的发育停滞于早期的毛胚芽样结构,为毛囊发育异常疾病研究提供良好的临床模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BP,且没有编码蛋白能力
目的:研究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中阴道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白 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诱导的 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将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细胞)和白念珠菌标准菌株SC5314共培养,首先利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具有异质性,受累部位极为广泛,可累及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几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激素等因素有关,其中遗传易感性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是民俗学者反思民俗文化传续过程中性别制度复杂性的自觉反应。女性主义与民俗学结合的初衷,是为了弥合现有范式面对社会新变的失效。但结合之后的成果能否独立为一个分支学科,取决于中国实践者在多大程度上能通过性别意识的养成,将来自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与性别敏感的范式规则内化为民俗学学科的常规法则。目前,在中国民俗学界,这一分支学科的建设尚处于萌发时期,而且建设过程中还要面对诸多来自女性主义
肢端型黑色素瘤(Acralmelanoma,AM),是皮肤科临床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总数占亚洲黑色素瘤人群的70%。从遗传背景、临床表现和预后上看,亚洲黑色素瘤患者与目前研究较充分的白种黑色素瘤患者相比有较大差别,特别体现在早期诊断困难、靶向治疗选择少,免疫治疗应答不佳等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切入点以发掘针对亚洲人AM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是解决临床诊治难题的重要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