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活血解毒法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瘀毒内阻证)患者相关血液检测指标及相关临床评分,对照分析清热活血解毒法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瘀毒内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利用祖国医学治疗脓毒症的方法。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科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毒热内盛、瘀毒内阻证)患者72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6例分到治疗组,剩余36人分到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解毒法中药汤剂(组成:黄芩20g、金银花20g、连翘10g、红花10g、黄芪20g、丹参15g、麦冬15g、大黄3g、炙甘草5g)。所有中药汤剂均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煎药室代煎,浓缩为每付300ml,每包150ml,每次给予150ml,日2次口服或经鼻胃管饲入。两组患者的治疗均以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血乳酸、APACHE-Ⅱ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对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性别、年龄、发病类型、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相关血液检测指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相关临床数据均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7天后,相关数据组间比较,除超敏C反应蛋白、血乳酸之外,其他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活血解毒法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瘀毒内阻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