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的技术检测microRNA-21(miRNA-21)在肾细胞癌与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并结合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分析其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21在肾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做准备。方法:收集2015年08月-2016年0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的组织标本39例,同时取相对应的肾细胞癌旁肾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cm)做为对照。肿瘤分期采用2010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Ⅰ期和Ⅱ期18例,Ⅲ期和Ⅳ期21例。其中患者的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57.1±10.56岁,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8例,其他类型肾细胞癌11例,男性为24例,女性为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没有进行任何的治疗。分别对39对肾细胞癌及癌旁肾组织进行microRNA的提取,然后将提取的microRNA逆转录为cDNA,再应用RT-PCR方法进一步验证microRNA,RT-PCR后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检测所得到的PCR产物,证明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所设计的引物均符合实验要求,然后再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croRNA-21在肾细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最后对microRNA-21与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其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本实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icroRNA-21呈单一的条带,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在癌旁肾组织和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均符合实验前期的预计。Real-time PCR检测39例肾细胞癌原发灶、癌旁肾组织中均有microRNA-21的表达,癌组织相对于癌旁肾组织是高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肾透明细胞癌(28例)癌组织相对于癌旁肾组织表达也是升高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28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有21例标本microRNA-2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仅有7例肾细胞癌标本中microRNA-21的表达低于其在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microRNA-21表达的升高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肾透明细胞癌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有关联(P=0.031﹤0.05),而且透明细胞癌组与嫌色癌组之间(P=0.010﹤0.05)、透明细胞癌组与未分类肾细胞癌组之间(P=0.040﹤0.05)microRNA-2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microRNA-21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肿瘤大小、吸烟史、饮酒史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microRNA-2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提示microRNA-21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与演进有关,其在肾细胞癌中很可能具有致癌基因的作用。并且有望成为指导肾细胞癌早期的诊断、预后评估的靶点,也可能成为肾细胞癌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