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后殖民主义思潮兴起,一批后殖民理论家如雨后春笋般冒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霍米·巴巴作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对前两位理论家的思想都有所借鉴与思考,尤其是萨义德。巴巴的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质疑:在萨义德看来,东方主义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建构,完全忽视了被压迫者的主观能动性,东方只不过是西方叙述下的“他者”。巴巴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在后殖民语境中,少数族有着强烈的反抗欲望,并能通过一定的话语策略威胁统治者的权威。巴巴将少数族问题放置于重要的位置,探讨了当代少数族面临的困境以及反抗策略。他对少数族的关注,既传递出了他对身份认同的诉求,也切合了全球化视野下文化互动与对抗的主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章,对霍米·巴巴的“少数族”理论进行溯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一方面,巴巴自身的少数族身份为其少数族视角的形成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他受到了许多理论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有:葛兰西、福柯、拉康、法农等。通过对其理论的溯源,厘清巴巴“少数族”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对“少数族”理论进行概述。明确“少数族”的基本概念,并分析其主要特性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再通过巴巴对奈保尔作品的研究,具体地来探讨奈保尔少数族思想对巴巴的影响,从侧面分析巴巴眼中的少数族形象。将重点讨论“少数族”理论的现实依据,探讨巴巴之所以倡导文化差异,而不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原因。 第三章,结合当下的全球化背景,观看少数族现状。指出少数族的生存困境:叙述权的缺失和身份的模糊化。少数族处于社会的边缘性位置,他们的叙述权被多数族侵害。复杂的身份也难以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一度处于失语的状态。为此,他明确提到了几种反抗策略——文化翻译、模拟、少数族化。 第四章,将巴巴的“少数族”理论运用到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中来。从少数族视角审视美国华裔文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美国华裔文学地位来看,美国华裔文学尽管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但是近些年有一批作家已经成功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学。他们的成功表明了少数族在夺取话语权上的进步,打破了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建构;其二,美国华裔文学对华裔的书写,真实地还原了美籍华裔的生存状况,具象化地展现了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对抗。 第五章,对“少数族”理论进行反思,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其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巴巴的“少数族”理论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局限性则表现为混杂化下的折中主义以及建构大同世界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