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乡村徒步旅游发展研究——以春季虹关、官坑和秋季石城、长溪徒步目的地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徒步旅游是最早于欧美国家兴起的一项时尚旅游方式,由户外运动和背包旅游发展而来。近些年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发布的《旅游绿皮书》中,《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首次作为专题报告占据重要篇幅被编入,并对徒步旅游做出正式解释,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这标志着徒步旅游将结束无序管理和缺乏监督的发展状况,通过纳入政府规划体系,向专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婺源素有中国最美的乡村,最后的香格里拉之美誉,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典型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和谐秀美的风景画卷,营造了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意境。但是目前婺源传统乡村旅游的粗放式开发和经营正在逐步破坏这幅和谐秀美的画卷。而近几年婺源兴起的乡村徒步旅游热,尤其以春季的虹关、官坑——徒步徽饶古道赏油菜花海目的地组合及秋季石城、长溪—徒步石长古道赏最美枫情目的地组合最受徒步旅游者追捧。但是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乡村环境与徒步旅游者的特殊性、村民文化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产生了村民参与程度较低、多种利益难以平衡、持续经营乏力等诸多问题。   本文充分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体验经济理论,综合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学科方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婺源旅游发展实际,全面对比春秋季的徒步目的地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婺源乡村徒步旅游发展的三重制约因素,总结提炼了婺源春秋季徒步目的地的三种发展模式,并深刻剖析了各种模式的效应和局限性,创造性构建了婺源乡村徒步旅游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村小组旅游服务中心+社区精英+村民+俱乐部。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曾有人认为:“教育学是最辩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多样的一种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巧妙灵活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掌握更多的知识。科学合理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学生
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传统社会而言,“回族”是“陌生的熟悉人”,是一个人数不多但“处处存在”的群体,但遗憾的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回族社会依然不被多数人理解。随着经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可以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要想使学生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积极思考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就必须重视导入的技巧。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有效方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开门见山法  这种导入方法比较直观、形象,它将具体的图像、声音、实物等作为教学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清
摘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全面实现地质灾害自动化评价、应急指挥以及灾情评估统计,提升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快速、有效、专业化
空间数据分析是在地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它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对空间现象和过程进行描述及分析。空间数据分析在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依据疾病数据的时间和空间信
本学位论文以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50个台站1971-2010年逐日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及平均日照时数数据,采用旅游气候舒适性综合评
学位
本文收集整理了甘肃省定西市2010年农业气象试验站大田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主要土壤参数资料、田间管理资料等,对FAO推出的Aquacrop模型进行了参数校准,用参数化的模型
上课犹如读小说,如果开头部分引人入胜、新颖有趣,那么我们就会一点点地读下去;如果开头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我们可能就会将其束之高阁。因此,课堂导入部分在整体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消除学生的心理杂念,排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起智慧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