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本文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理论与方法探讨的基础上,以1km×1km栅格数据为基础,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GIS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中国县域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技术潜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潜力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范畴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内涵,系统分析了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利用系统组成,构建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定了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模型,为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农业生产潜力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基础。为了准确评价农业生产潜力。本研究利用GIS技术选取不同的区域化方法对全国各月温度、降水、太阳辐射量等农业自然资源要素进行了区域化,得到各要素1km×1km栅格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生产潜力估算模型,在1km×1km栅格型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利用GIS区域统计功能得到全国分县农业生产潜力,并分析了分县农业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潜力总体上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
3.粮食生产的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价。本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围绕气候、水、土、肥料和其他辅助资源,从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两个方面选取若干评价指标,对县域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分级、评价,并分析了各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和区域差异。
4.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在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单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筛选,构建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一级农业生态区为单位,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县域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五个区域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格局,且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就五个区域而言,表现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较高,东北区和西北区中等偏低,而黄土高原区最低。
5.粮食生产的技术潜力内涵与粮食增产潜力评价。首先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潜力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在农业资源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主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即地膜覆盖技术、节水技术、节肥技术、节地技术和育种技术等的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样对西北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五个区域各项农业技术的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各项农业生产技术的粮食增产潜力均较大,就区域而言,则表现为西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较大,东北区居中,而黄土高原区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