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企业以及学者对于跨国资本流动的研究更多的着眼于如何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与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经济的影讯等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却鲜有被研究与讨论。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这二十年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目标的实现,给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机遇。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同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因而,系统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打破了一向由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局面,并获得迅速发展,以崭新的角色登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舞台。发展中国家/地区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对外投资的日益增长,不仅改变全球跨国投资的格局,而且也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80年代以来理论界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分析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对外投资行为,一些学者也对传统的跨国投资理论重新进行了解释或论述,使其能够适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对外投资行为。本文第一章对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包括“对外投资周期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与不平衡非均衡理论”。 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一般有五种,即寻求市场、出口导向、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和寻求效率。本文第二章对前四种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最为普遍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从政策与企业角度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和分析。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分别从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第四章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以及第五章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进行研究。 第三章第一节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演绎,分别介绍了赫—俄、蒙代尔的贸易替代观点;小岛清的贸易创造观点;Svensson和Patrie的“合作”与“非合作”观点;以及WTO的不同行业其关系不同的观点。第二节在剖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还难以起到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明显促进作用,应分类指导,努力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替代或互补作用。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目标等,第三节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四节从产业空心化角度阐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导致的产业“空心化”给投资国宏观经济和对外投资者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第五章分析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关键词:FDI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就业国际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