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竹质资源,真正实现竹资源的“零”剩余和竹材的高附加值利用,并减少木质工程材料产品过分依赖于进口的情况,同时为完善国内外对毛竹材竹黄研究的系统性。本文以3-4年生毛竹材竹黄为研究对象,对毛竹竹黄进行分级刨削、砂光后测试其材性特征,与毛竹竹肉和竹青做对比分析其材性特点,并制备成毛竹竹黄/木复合材料后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采用线性拟合、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毛竹竹黄材性对毛竹竹黄/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与贡献率,较为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毛竹竹黄用作制备竹木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对节约资源、提高毛竹材竹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将毛竹材竹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竹肉和竹青做对比,从解剖性能来看,毛竹竹黄的单个维管束面积最大、分布均匀稀疏,竹肉次之,竹青的单个维管束面积最小、分布密集;毛竹竹黄、竹肉和竹青三部位的纤维长宽比分别为103.43、122.06和104.03;从化学成分来看,毛竹竹黄的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硝酸乙醇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灰分含量依次为4.48%、66.90%、39.82%、41.34%、24.12%、0.58%,竹肉依次为2.92%、67.41%、42.15%、43.56%、24.40%、0.75%,竹青的依次为2.82%、70.11%、44.52%、49.47%、25.82%、0.94%,竹黄比竹青和竹肉的苯醇抽提物和灰分含量更高。(2)毛竹材竹黄、竹肉和竹青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50g/cm~3、0.49g/cm~3、0.74g/cm~3,同时各项干缩率也随着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呈现显著性差异;利用复合材料混合定律测定并计算得到毛竹的竹黄、竹肉和竹青部位的MOR和MOE分别为77MPa和5.26GPa、48.2MPa和2.26GPa、182.6MPa和14.52GPa,抗压强度分别为44.83MPa、35.11MPa和83.61MPa。(3)通过制备不同毛竹竹黄含量的竹木复合工程材料,分别将毛竹竹黄含量为85%、70%、50%、30%的编号为A、B、C、D级。得到各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满足GB/T19536-2015《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中要求性能;A级和B级板的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浸渍剥离性未能达到GB/T17656-2018《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标准规定。(4)毛竹各部位基本材性与密度间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进而对各级竹木复合材料中竹篾密度与MOR、MOE、短跨距剪切力、集中载荷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得到关系式分别为y=187.15x-15.49、y=8.709x+3.46、y=32.77x-10.17、y=5.831x-1.197,R~2分别为0.968、0.716、0.922、0.609;其与物理性能的24h吸水厚度膨胀率、24h吸水性和浸渍剥离率线性关系分别为y=13.152x-1.121、y=-63.686x+62.406、y=-9.001x+12.823,R~2分别为0.588、0.60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