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百年长河中,女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力量。从民国时期十里洋场风情万种的女明星,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代表人民的女演员,从国家体制内的女导演,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百花齐放的女明星导演,女性一直以昂扬独立的姿态拼搏奋斗在电影产业中。随着经济改革、制度优化,以及多元文化涌入、电影行业重构,女明星的独特身份、女导演的女性意识,在中国电影不断发展中呈现出每一时代特有的意义。2000年之后,女明星导演个人风格表达越发清晰,将两者身份合二为一,通过自我演绎将个人意识融入作品中,达成主体客体的一致。本文以劳拉·穆尔维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对女明星导演的风格特征进行梳理,对其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及所呈现出的叙事特征进行研究,针对当下影响女明星导演成功的因素进行讨论。本文结论是:不同时期的女明星导演创作风格受到时代的影响,大部分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者论倾向;标签化的形象建构与个性化的角色演绎,形成了女明星导演作品的特征;女明星导演凭借尚佳的市场号召力得以占有资源优势,但仍然有作品同质化的现状,票房也逐渐走低,成为女明星导演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女性电影人从明星身份向导演身份转化,实质是女明星在电影创作中地位的转变。当下,中国电影实践与理论结合愈加紧密,电影人的身份壁垒也被不断打破甚至逐渐消解,在这种社会文化艺术环境中,研究女明星导演,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