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各地文化研究中出现的一阵阵热潮,业已蔓延到《诗经》中的国风区域研究之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诗经》的研读或者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在《诗经》的某一国中具体探求文化因素的现象是不是很可取,这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讨论、验证的问题。在《诗经?王风》的研读中曾出现过细致谈论河洛文化及儒家义理文化等的现象,就这种现象的本身而言,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研读《诗经?王风》的新视角。但谈论文化这种大话题、大范围的题目,局限在一组仅有十篇作品的诗歌文本中,带给人一种肤浅空泛感觉的同时,也让人觉得研读者稍欠冷静客观的研读态度。着眼于这种情况,本人不去评论有关诗经研读中出现的文化热倾向,而仅就《王风》组诗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一番搜集、整理并初步辨析的工作。这一工作牵涉的主要问题有《王风》的得名,创作时代,创作地域,各篇诗旨及《王风》组诗可能入选《诗经》作品集的大致时间的推定等。在尽可能的找寻旧有经典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今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大致认定《王风》的得名需要从地域和时势两个角度来衡量,其创作时代则几乎可推定为周室东迁至周釐王时期这一时段。至于其创作地域,则除首篇《黍离》一诗稍有争议外,其余可断定在东周王畿之内。诸篇的诗旨,在比对新旧多种解释的情况下,凡是能说的合情理的均加以保存,不合情理的多列出相应的理由以供大家进一步辩论。《王风》组诗可能被编入《诗经》作品系统的时代推定,本文多依据冈村繁、章培恒及近期有关《孔子诗论》的一些研究成果并结合春秋时期引诗、赋诗的一些具体现象,大致推定其时代为——以前600年为界,上下波动三十至四十年左右,大致当周襄王至简王时期。在具体立论中,本文主张给《毛诗序》或者更具体地说毛诗首序以合理的参考地位。在具体运用上则主要局限于对《诗经·国风》中一些表述时代政治信息比较浓厚的作品时代认定上。在两周之际的史实考察中本文侧重于“西申”说,主张周室播迁从西方的申国出发,经渭河谷地而东至雒邑这一说法更合情理,而不大认同钱穆等主张的“南申”说。至于篇末的《王风》组诗入选《诗经》早期作品系统的推定因无更具体明确的信息可供依据,虽大致范围划定有百年的时段。但仍不免疏漏,此点尚需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