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尽管职业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以更高的初次就业率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但这批劳动力的流动率也较高,跳槽、离职、失业等现象也同样伴随着较高的初次就业率。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学生,面临着环境的变换与身份的转变,签订就业协议后,并不代表稳定与高质量的就业,在就业初期,如果不能迅速适应组织的文化、组织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的压力等,则可能面临转换工作或失业问题,出现就业质量差的不好局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组织采取了很多策略来让新员工适应组织角色,学习社会知识和技能,从外部人变成内部人,学习组织文化,学会审视价值观、能力、组织期望的行为、社会知识。这些策略统称为社会化策略。那么,面临由学生向新员工的身份转变,各类企业组织提供了不同的社会化策略,这些社会化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出现差异以及是否有效成为了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首先对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内涵、测量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发现围绕社会化这一主题的前因与后因研究结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依然存在大量未被验证的假设,很多研究结论也不一致。国内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总体上仍以理论分析与国外研究综述为主,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希望在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解释的基础上为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首先对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进行细化,即从差异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对新员工的社会化策略进行研究,然后对现有研究进行述评,接下来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选择并制作调研问卷。在实地调研与数据处理阶段,通过对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的发放,然后收回、录入与分析数据,通过信度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全面展示研究结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数据分析表明情景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86、内容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4、社会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28、任务绩效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70,皆具有较高的信度。员工社会化策略包含情景因素、内容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本研究的分类变量为性别、收入和工作岗位三个方面,由于性别是二分变量,因此,由于性别造成的差异需采用T检验分析程序,而收入和工作岗位则为多变量,需要进行方差分析以判断差异性。在对所有变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后,本研究对社会化因素与任务绩效进行了回归,数据表明情景因素、内容因素和社会因素均与任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内容因素对任务绩效的贡献程度最大。通过系统的分析,本研究结论认为,首先,社会化策略已经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并且差异性不大;其次,收入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组织采取的社会化策略的差异;最后,社会化策略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新员工的绩效水平。在对策建议部分,本研究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新员工社会化的支持,高校应当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前让毕业生了解社会化的重要性,企业要充分认识社会化的重要性,使新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并且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以不同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对于未来的研究,本文认为首先需要对样本量进行扩大,其次需要对比研究的进入,再次是进一步拓宽研究对象,最后是要关注时间序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