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腔注射LPS诱导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肠壁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的出现和转移变化情况以及中脑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变化情况方法:1、将实验所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D模型组。PD模型组:注射脂多糖(LPS)(每公斤体重5mg,溶于生理盐水),仅在实验开始第一天时经腹腔给予注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时间及用量同上两组。2、分别在给药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后用疲劳转棒实验来观察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利用旷场实验评价试验小鼠的运动能力和空间探索行为。3、按要求处死小鼠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肠道中α-突触核蛋白,及肠道和中脑黑质致密部中TH、α-突触核蛋白相对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JNK、P-P38及P-ERK的表达水平的。结果:1、腹腔注射LPS可以明显减少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2、α-突触核蛋白最先表达于帕金森病小鼠肠道神经上,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在中脑黑质致密部。3、LPS可使帕金森病小鼠对疲劳转棒实验的耐受时间缩短及减少在旷场中站立的次数、整理次数和穿越格子的数。4、LPS可影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MAPK通路的激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黒质区P-JNK、P-P3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小鼠P-ERK的水平未见明显异常(P>0.01)。结论:1、腹腔注射LPS可以成功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使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和空间探索行为减退,,该机制可能与脑内慢性炎症反应、MAPK通路的激活有关。2、在LPS诱导的PD模型中,其典型的病理改变(α-Syn的沉聚)可能起始表达于结肠神经,并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发展到中脑黑质致密部。3、腹腔注射LPS可导致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