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边疆”产业扩散评价-基于“环渤海-内蒙古”和“珠三角-滇桂地区”的比较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门户,经济上实现了起飞,逐渐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社会。其主导产业从工业化早期、中期阶段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工业化后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即原有的工业化早期产业面临着转移和淘汰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与东部经济水平差距不断扩大。而进入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初,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许多地区经济开始起飞,出现了快速增长,依托要素资源的优势,成为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扩散的载体。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理论中的“中心——外围”结构和产业扩散路径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的“沿海——边疆”的模式,即沿海地区为经济发达的中心区,边疆地区为经济落后的外围区,产业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从中心区向外围区扩散。所以,本文选取了“环渤海——内蒙古”和“珠三角——滇桂”这两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区域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的,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区位商、产业劳动密集度、产业关联度等指标,着重分析工业部门的产业扩散情况,最后概括出中国“沿海——边疆”产业扩散的基本特征,并从产业扩散的角度对不同外围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做出了可能的解释。   本文分析表明,中国“沿海——边疆”的产业扩散正在形成,不同区域之间产业扩散具有较大的差别。总体上产业扩散的基本特征大致与KFV体系的产业扩散规律相一致,即劳动密集度高、关联度低、位于上游的产业首先从中心区扩散出去。在加入产业区位商这个因素之后,中国模式的产业扩散还具有“在外围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散后,较其他产业增长迅速”的特点。此外,通过对中心区与外围区经济结构的对比,本文还发现,当中心区与外围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小时,产业扩散的程度更高。   本文最后给出了产业扩散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一是中心区的扩散效应越强(即产业扩散程度越高),外围区经济增长得越快;二是中心区扩散的产业在外围区具有比较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会迅速成长,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三是中心区与外围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越高,产业扩散后就能够有效利用外围区的工业基础,实现产业自我强化,推动经济增长。所以,边疆地区应该有条件地选择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样实现经济的飞跃。
其他文献
传统的长协定价体制处在崩溃的边缘,自从2003年以来,铁矿石的价格波动日益剧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占总量的一半还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铁矿石依附国,但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商品、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同时也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寻求国外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寻求资源的重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晚霜冻是一种突发性的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黄淮小麦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冬小麦的稳产影响巨大。针对商丘市2013年发生的冬小麦严重晚霜冻,利用MODIS大气廓线
中国工业碳排放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热点。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集中于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特征和趋势的研究,但是对中国工业内部各行业碳排放特征及趋势缺乏深入的分析。在工业
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的而编制的一种宏观调控工具,是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和具体体现。中国和日本分别在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实行发
考点梳理  一、重点单词  1 (指火山)爆发;突然发生 ui.erupt
阐述了煤炭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制度建设、产品质量、供销管理、员工教育、企业文化等方面,探讨了生产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关键词 数学教学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