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长期变动机制始终是经济学研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然而,传统经济理论在面对现实经济时,仍然无法解决两大难题。其中之一,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以及与此相随的不平衡发展成为常态问题。尽管始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无论是在其分析能力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要明显优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而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其在解释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源及其蕴含的客观规律方面却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另一个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极限的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对经济增长是不设限的,人类完全有能力以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进步打破各种自然的限制。但是,随着20世纪4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产生了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和环境等区域性资源尖锐的矛盾,这迫使经济学开始重新审视自然与环境等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将各种资源的承载能力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引入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当中。然而,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是,现有主流经济理论与各种承载力理论研究却仿佛是两条平行的轨道,互相映衬却难以机制相连。各种承载力理论很难融入主流经济理论,其理论结果也仅仅被主流经济学在其研究区域经济长期变动中作为外生变量而起参考性作用。自然与环境等资源因素与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融合,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经济理论中“空间”维度的缺失。这种无空间维度的“纯粹”经济理论很难将承载力理论所研究的承载主体(资源、环境、生态特征)等具有明显空间维度的要素内生于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很难对还原为现实世界的空间经济做出有力解释。基于对生产要素内涵的拓展,本文将自然、环境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并在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资源重新界定为人类经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这些区域固有资源匹配的关系,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的适宜度来弥合承载力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存在的机理分异问题,进而揭示出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要素是经济活动的客观基础,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划分,这些要素可分为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任何区域经济活动必须依附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不能脱离现实的空间维度而单独存在,非区域性要素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与区域性要素交互作用,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非区域性要素与区域性要素之间的匹配。“要素适宜度”就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在其特定的发展阶段当中,它所利用的要素间的连接程度,反映的是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匹配。概要地说,要素适宜度一方面反映着区域性要素禀赋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决定着区域性要素对非区域性要素所进行的效率选择。要素适宜度虽然以“度”为其形式表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科学合理的发展秩序却是要素适宜度所要研究的更为深层次的内容,它揭示着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内在机制,是我们理解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本质的理论路径。因此,文章除却对要素适宜度的理论渊源、定义、特征等基本理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之外,又以浓厚篇幅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而对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动力机制进行解读,揭示了聚集外部性、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根源实际上是来源于区域间要素适宜度水平的差异,并进而构建了研究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分析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中,不仅提出了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数量维度和区域经济长期变动的质量维度,从而将以往相互割裂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互为融合,而且明确指出,不同区域所拥有的区域性要素禀赋不同,要素适宜度水平也必然表现为不同的演化路径,区域间不平衡发展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常态过程。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不是单纯的区域经济总量的提高,而更应该是建立在要素适宜度水平不断提升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对策之功而沉迷于理论探讨必如无果之花。因而,本文研究中既用大量篇幅对要素适宜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又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将要素适宜度理论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文末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各年份要素适宜度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整体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勾勒出要素适宜度在区域经济长期变动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使得要素适宜度理论体系更加清晰和完善。而与此同时,其测度结果与分析结论也明确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从而为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提升提供了路径选择,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提供了本文笔墨所及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