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中“宝葫芦”形象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9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童话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宝物,如神灯、魔毯、斗篷、魔戒等等。这些“宝物”不仅仅是童话里奇幻世界的构建者,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它们的出现和存在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意蕴和价值。本文以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与已有的研究角度不同,笔者将之置于“史”的背景之中,对“宝葫芦”这一深受孩子喜爱的童话形象的来源以及发展做了一个纵向的梳理。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来源进行探究。张氏“宝葫芦”的诞生并不是空降而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它的直接来源应该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作为宝物的葫芦形象。在这一部分,笔者主要从从神话中的葫芦形象、作为“仙境”的葫芦形象以及作为“宝物”的葫芦形象这三个方面入手,在对张氏宝葫芦进行探源的同时也清楚地展现了我国传统童话中葫芦形象的流变。第二部分对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形象进行探析,看张天翼是如何对民间故事中的葫芦宝贝进行继承与创新。张氏宝葫芦对传统葫芦形象的继承不仅是“颠覆式”的,同时也是从传统童话到创作童话的一个跨越,一经诞生就是成熟的儿童文学形象。第三部分对张天翼笔下宝葫芦形象的成因进行探究,主要从着眼于童话这一体裁自身的发展和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追求。第四部分对张氏宝葫芦身上所体现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读者接受两者之间的矛盾及其跨媒介的银屏呈现进行探究,来更全面地认识这只说不尽的宝葫芦。本文以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形象为立足点,在探究其来源,分析其形象,展望其未来的基础上,对这一具有民族性的童话形象的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当下童话写作者思考如何在创作中做到立足传统文化,在世界童话之林构建出更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经典童话形象。
其他文献
类型电影中有一些元素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如歌舞片中的“歌舞”、西部片中的“茫茫荒原”和“彪悍骁勇的男子汉”等,但是这些元素只是类型电影的外部形式和表层特征,并不能说
目的:观察应用李业甫教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李业甫教授独创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4例,经过治疗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明确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任务,倡导儿童的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而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越俎代庖的现象,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患者的最常见主诉,长期迁延不愈的咳嗽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对其心理健康、工作、生活乃至人际交往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
研究背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高发的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疾病,其病原体为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流感病毒极易产生变异,且流感易于传
<正>美国仅对那些大型的具有持续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反垄断法律规制。必须明确的是,经营者取得支配地位本身并不一定导致违法,法律并不制止经营者
目的:探究新加生化汤治疗临床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临床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予肌肉注射催产素治疗,实验组
<正>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可以发生
<正>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松花江、嫩江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全国上下都对这场空前的生态劫难进行了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