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后期家庭成员的佛教信仰心态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各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一直是中外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近些年,有关唐代宗教信仰方面的研究颇受关注,其中学者在佛教信仰方面予以研究的较多。但就唐代的佛教信仰心态的研究而言,从特定朝代特定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薄弱,而从家庭的角度去研究唐代家庭成员佛教信仰心态罕有涉及者。佛教自传入后,到唐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国化的进程也在唐代后期随着禅宗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而唐人在这一进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形成了普遍崇佛的局面。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研究唐代家庭成员的佛教信仰心态,对于了解唐人的社会和精神面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也可以看出唐代儒释道的交流融合以及其对宋代新儒学形成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佛教信仰置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某个时代佛教信仰的关注,以家庭为单位,以佛教行为和佛事活动为切入点,在研究唐代宗教信仰方面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简单追述一下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以及文章中所涉及的关于家庭的划分及对唐代佛教信仰心态研究的必要;第二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唐后期家庭成员的佛教信仰心态形成的原因给予论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唐代物质生活变化与家庭成员共同心理状态的特点、各阶层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禅宗的形成与发展和唐代统治者的持续支持(武宗除外)。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对唐后期家庭成员的佛教信仰心态的表现予以详细论述,在佛教中国化的完成过程中,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员的佛教行为和佛事活动出发来反映他们的崇佛,并在此进程中形成共同稳定的崇佛心态。从上层社会之家的皇帝、官僚贵族和妇女,到下层社会之家的农工商家庭成员、特殊家庭及本文重点考察的士大夫阶层都普遍表现出崇佛的行为和心态,可见佛教深入人心。第四部分是对唐后期家庭成员的佛教信仰心态的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出分析,从中看出唐后期家庭成员的崇佛心态的新特点及对唐以后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本文的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简要概括,并对唐后期普遍稳定的崇佛心态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上的积极作用给以肯定,及中国佛教和中外文化融合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是进出上海港,长江沿岸港口咽喉要道,水流急,风流压大,船舶进口航行时间集中,通行密度大,各船船况不一,使得超大型船进口操纵复杂困难。文中阐述一下,北槽12.5m深水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要指导大学生树立适应就业变化的观念;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还要培养大学生具备比较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牵涉我国宗教工作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全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中,中国伊斯兰教
敦煌遗书《佛说佛名经》(二十卷本)约产生于隋代,属于伪经。伪经的内容大都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的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情况,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对我们了解佛教在民众中
契诃夫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末的文坛巨匠,他的小说,在很多方面,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就从文学创作的“空白”理论出发,通过大量的小说文本分析,对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体脑病患儿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免疫层析法对 112例不同病原体脑病患儿血浆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 ,并经治疗后动态监测化脓
上甲人是生活在今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板六两村(习称“上甲”)的世居族群,自称为“布侬”。在建国后的民族识别过程中,上甲族群的民族身份经历了从苗到壮的转化,
林女士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常上夜班的她感到痛苦不堪,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使得她经常胃胀、便秘。现代社会,还有记者、产业工人等都常上夜班,全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倒班或上夜班。白天
宗教批判理论是休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彻底经验论的立场,休谟对传统的各种宗教理论证明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同时也对宗教的起源及其变化发展等做了深刻、透彻的人性
<正> 我们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七六年六月在几个点采用我院自拟方,遵义市制药厂加工的复方岩连片、贵阳卫校制药厂加工的抗炎注射液对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