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鲫干扰素a及干扰素a2的功能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脊椎动物依靠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其免疫系统分为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天然免疫又称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能够为宿主提供迅速但非特异性的免疫保护;天然免疫系统存在于所有动植物中。鱼类同时具有这两种免疫系统,但其更依赖天然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干扰素(IFN)是一类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在高等脊椎动物中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关键作用;在鱼类中,干扰素对宿主抵抗病毒也是至关重要的。三倍体湘云鲫的抗病能力远强于其亲本二倍体红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本实验室对三倍体湘云鲫的天然免疫系统展开了广泛研究,力求阐明湘云鲫抗病力强的机制。我们的前期工作已经克隆了两种湘云鲫I型干扰素(即3nIFNa和3nIFNa2),构建了其重组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 3nIFNa及3nIFNa2,并且实验结果证明3nIFNa是分泌出胞的细胞因子,而3nIFNa2为一种胞内细胞因子。在本文中,我们对3nIFNa和3nIFNa2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机制进行了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和PBS缓冲液注射湘云鲫,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3nIFNa和3nIFNa2在上述湘云鲫心脏、表皮、脾脏、肾脏、肠、肝脏、鳃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VCV和GCRV感染组中3nIFNa和3nIFNa2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说明3nIFNa和3nIFNa2均参与了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2.制备和收集含3nIFNa的细胞上清液对EPC细胞进行预孵育,之后采用SVCV和GCRV分别感染上述EPC细胞。结晶紫实验和噬斑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3.分别在EPC细胞中表达3nIFNa和3nIFNa2;之后分别采用SVCV及GCRV分别感染上述EPC细胞。结晶紫实验和噬斑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CPE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4.糖苷酶消化实验表明3nIFNa2具有N-连接糖基化修饰;其糖基化位点为177氨基酸位点的天冬酰胺。构建了其非糖基化突变体3nIFNa2-N177Q,蛋白印迹杂交实验表明3nIFNa2-N177Q也为非分泌蛋白。结晶紫实验和噬斑实验结果表明3nIFNa2-N177Q具有野生型3nIFNa2类似的抗SCVC及GCRV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汉语文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千万个伟大的作品,《孟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儒家名篇,《孟子》被后世传诵,而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原有詞汇有的得以保留,有的引申出了其他意义,这对推动我国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孟子及《孟子》简介为切入点,从语言词汇方面讨论了《孟子》对我国汉语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 汉语文学 语言词汇 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转氨酶升高的人群的健康教育,2008年9月对玉林市师范学院2008年新生的196例转氨酶升高学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新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借助Dijkstra约筒网络搜索源节点到各接收节点的路径族,并在搜索过程中考虑不同路径族之间链路的共享,以降低带宽资源消耗,改善链路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电机。它的结构简单、输出转矩大、电压范围大、效率高,已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机车牵引系统、轨道交通推进系统等领域中得
2014年,我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开始。浙江省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此次高考改革从考试科目、考试形式、高校的录取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为了适应本次改革,走班教学成为应对高考改革的新教学模式。走班教学模式的兴起,给教学管理者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对湖州市的四所普通高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新高考改革下学生的走班选课、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然后对走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然后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
目的:对BSL-3主实验室上送上排、上送下排2种通风方式的气流运动以及污染源位置对气溶胶颗粒浓度分布影响进行数值研究。方法:利用离散轨道模型模拟气溶胶颗粒的轨迹,并与模拟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最大程度的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通过小学数学校本研修分析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分析研究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校本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国家对于文化和国民
摘要:“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运动分析的基础。但是从以往的教学实况来看,学生对此掌握程度较低。对于此问题本文从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从有效沟通、建立模型、以及提高课堂效率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提高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直线运动;教学实效;教学策略  【分类号】G633.7  引言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