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孔隙度、渗透率,一直为油气勘探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南海北部陆缘尤其是西沙海区新生代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岩,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针对西沙海区开展碳酸盐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2D/3D地震资料和最新的钻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重点研究了南海北部西沙海区的碳酸盐台地,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YC35-1-1井约束,首次全面地校正了研究区的层序界面,将前人解释的层序界面T30调整为T31,并合理解释了的T30这一层序界面;2)建立碳酸盐台地边界地震识别的三个标志:潮汐水道、断层陡崖以及岩性突变等,缓坡主要以潮汐水道为主,陡崖主要以断层陡崖为主,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岩性突变主要集中于隆起周缘缓坡较陡的区域;3)理清了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的时空分布,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碳酸盐台地演化的7个期次,将其分为初始发育阶段、繁盛阶段、衰退阶段、淹没阶段等四个阶段,给出了除第一期之外的六期沉积相图,建立了台地的发育演化模式;4)首次恢复西沙海区晚新生代四个时期的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广乐隆起南北两侧的斜坡存在“南缓北陡”的特点,自早中新世以来,隆起周缘的坡度逐渐逐渐增大,区域性的差异沉降控制了这一特点。特殊地形的产生如,潮汐水道、水道等均与碳酸盐台地有关。古地貌之上火山的存在,为孤立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创造了条件,生物礁集中发育与西沙隆起西部和广乐隆起北部等地势较陡的区域;5)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热史沉降恢复技术,定量的计算研究区盆地在各时期的拉张率及构造沉降速率,详细的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果表明:在早中新世早期孤立的碳酸盐台地初始于断裂控制的构造高点之上,中中新世早期稳定的构造环境促进了碳酸盐台地的全面发育,而晚中新世后期的构造沉降加速导致了台地的淹没,至今只有些孤立台地发育于西沙隆起之上,如永乐、宣德环礁等;6)分析了相对海平面对碳酸盐台地发育演化的影响作用,认为二级相对海平面控制了台地的整体演化趋势,而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了各演化阶段的演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