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操是中小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各个学校必须对课间操的有效开展加以重视,课间操可不断更新套路,摒弃传统老套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可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编创。本研究根据自编课间操具有在中学实施的特点,创编了学生喜欢的自编课间操并在实践学校进行推广实施。本研究具体以中学自编课间操的创编与推广为研究对象,以12所实施自编课间操中学的创编老师、学校领导及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学生、教师为调查对象。文献研究表明,当代体育专业人士在课间操创编能力方面薄弱,创编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本人借鉴自编课间操的前沿理论、科研成果,准确把握自编课间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对自编课间操创编理论、成套动作的创编、自编课间操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加以融合,力求做到全面、科学、实用。该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走访调查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主城区12所推广实施自编课间操中学的创编教师、学校领导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课间操的创编和推广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12所中学目前自编课间操的开展相关现状:大课间主要开展内容有国家统一推行的广播体操和武术操以及自编的课间操,自编课间操在部分中学开始重视起来;自编课间操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3-4分钟和4-5分钟;已使用的套数多数为一套;创编教师多数为女教师,年龄普遍在26-30岁之间,多数为本科学历,部分教师从未参加过培训,且多数都不是该专业的老师,专业水平较为欠缺。(2)12所中学自编课间操的创编目的、原则、要素及方法均呈多样化分布的特征。创编教师认为创编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创编教师在创编课间操时一定要考虑到创编的重要原则;创编要素有动作要素、音乐要素和风格要素,创编教师在创编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多数创编教师选用了借鉴法和移植法的创编方法,而较少采用拼合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创新水平的欠缺。(3)本人自编的课间操通过在实践学校进行推广实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出创编步骤为:创编前的准备阶段-创编阶段-成套动作预实践阶段-成套动作完成阶段。(4)普及推广中学自编课间操需要满足的条件:中学生自身的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师资力量的基本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场地设施的基本满足。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建议:(1)对于师资不足或教师专项技能欠缺的学校,应该鼓励体育教师在自编操创编方面的培训学习,各个中学可以与专业体育院校实行挂牌,从而解决师资问题。(2)在创编时,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创编的目的、原则、要素和方法。比如在选择自编课间操风格时,可以与校园体育项目特色相结合,可以将自编课间操与球类联系起来,创编出羽毛球操、篮球操、足球操、乒乓球操等。(3)各个学校应该重视自编课间操的开展实施,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创编2-3套不同的自编课间操,并安排具体的时间做哪一套或哪几套。可对自编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进行不断创新,始终给学生新鲜感。(4)学校还可制订可行的激励制度,安排班级积极分子在前面领操,甚至可以安排教师和学生一起做自编课间操,以带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自编课间操。此外,应通过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有效的保障自编课间操的开展氛围,进而更好地推动自编课间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