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校风研究者对校风的认识不一致,导致了校风概念的混乱。研究者关于校风属性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对校风的表现形式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即在关于校风应该如何表现和如何描述问题上意见分歧。不同的校风定义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校风是学校的环境特征。学校成员感知的校风是校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直接对学校成员产生作用,可能更具研究价值。高校校风作为一所高校的社会心理环境,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以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作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PSCQ-U)。PSCQ-U包括教育风气、学习风气、科研风气、道德风气、人格风气和理想风气6个分问卷,共72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依次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正面陈述的题项给分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反面陈述的题项给分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各个维度得分的均分接近5表示大学生感知的校风状况很好,依次为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均分接近1表示大学生感知的校风状况很差。本研究使用PSCQ-U和SCL-90两个测量工具,评估了大学生感知的校风水平和心理症状水平,考查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校风问卷》(大学生版)(PSCQ-U)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2)大学生被试感知的校风均分为3.42±.42。(3)同一高校的大学生对校风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p<.01)。(4)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总体心理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5)大学生感知的校风水平与心理症状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5),具体而言,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5)。(6)大学生感知的高校人格风气、道德风气和教育风气与大学生的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具体而言,教育风气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5);道德风气与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症状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心理症状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7)大学生感知的校风中,教学负责方面的教育风气与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文明纯洁、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等方面的高校道德风气与大学生多数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积极乐观的高校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活泼健康的高校人格风气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方面的心理症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严守纪律的学习风气与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症状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1或p<.05)。(8)感知的校风较好的大学生其心理症状显著低于感知的校风较差的大学生(p<.05);心理症状较低的大学生其感知的校风显著优于心理症状较高的大学生(p<.01)。(9)大学生感知的高校道德风气对5种心理症状(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指数有预测作用;人格风气对4种心理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及总症状指数有预测作用。(10)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对感知的高校人格风气以及感知的总校风有预测作用;精神病性症状对感知的高校教育风气有预测作用;躯体化症状对感知的高校道德风气有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