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因栖息地大面积的破坏及过量猎杀,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本文以线粒体DNA为分子标记,分析了野生和圈养白颈长尾雉的遗传学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状况,并通过微卫星文库筛选和构建,以期从核基因标记作进一步分析,为白颈长尾雉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线粒体调控区(D-loop)检测得出野生白颈长尾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
2.线粒体调区(D-loop)对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和贵州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
3.宁波动物园白颈长尾雉的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比野生种群低,主要原因是奠基者少,仅发现3个D-loop序列的单倍型(Ha,Hb,Hc),与原有3只雌性奠基者的数量相符。在没有遗传背景下人为的配对繁殖,以及谱系管理的匮乏使3个D-loop序列单倍型在种群中分布及其不平衡。单倍型Hc仅存于2个雌性个体中,如果不加重视,这一基因型将会遗失。同时根据线粒体DNA母系遗传的特性,通过3个D-loop序列单倍型在36个个体中的分布,揭示了圈养种群的母系谱系关系,拥有同一个单倍型的个体来源于同一个雌性奠基者。提出圈养种群为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除了奠基者效应,遗传管理十分重要。
4.以白颈长尾雉DNA酶切片段为基因组,利用链霉抗生物素修饰的磁珠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的富集方法筛选了10个微卫星位点,但还需在一定数量的个体中检测其多态性,并分析各种群在核DNA分子标记下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