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科拥有各自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如数学学科就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即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学习心理学作为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学习过程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对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数学教育整个领域的理论体系。现阶段学者对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较多,但鲜少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进行研究,故以高中数学的概率与统计篇章为例,探索了解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心理,帮助教师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概率与统计的效率。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概率与统计作为高中数学所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有着和其他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中。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全面总结了概率与统计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众多文献分析其学习心理得出模型进行问卷设置,再结合概率与统计独有的科目特点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研究方法采取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课堂观察法。第一部分为前期理论基础,首先,归纳了数学学习心理与高中概率与统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数学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特征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根据文献与实习经历,对高中概率与统计学科特点和现代高中生学习特点分别进行分析;第三,进行问卷编制,在问卷设置中结合学习的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归纳了五个维度(即:知识学习、学习迁移、自我监控、动机、焦虑),并且在这五个维度中提取不同因子进行项目修编;最后,利用SPSS、AMOS和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与问卷修订。第二部分为问卷调查、特征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部分,该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内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得出高中生概率与统计学习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第一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在知识学习、学习迁移、自我监控、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焦虑五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学习心理,作为高中生概率与统计学习心理特征的依据之一;第二节按照教学过程分四个角度(即:课堂形式、教学内容、能力提升、课后培养),结合高中生概率与统计学习心理特征思考对应教学策略,提出以下建议:(1)增强课堂交流,充分地利用教材,多加尝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对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性学习;(2)设置兴趣点,增添新型实际问题教学;(3)重视思想的培养、方法教学以及实践操作;(4)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缓解学习焦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最后,从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材中选择两个课时分别作出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符合时代背景与学生学习心理特征,能够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