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因其电热转化率高、可折叠卷曲、生成温度高等优点,在户外发热材料、电发热器件、汽车除雪用具等领域内应用广泛。目前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衬底材料大多存在热膨胀系数较高、卷曲性能较差和可加工温度低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天然纤维素是一种较好的制作柔性薄膜的原料,具有可再生、经济绿色和易加工等优点。然而天然纤维素单根纤维一般比较粗糙且较长,严重影响了所成薄膜的性质。因此,如何将较长的原始天然纤维素经过处理得到小尺寸的纤维素,并根据所制备的纤维素的特性,选取不同的导电介质,从而制备性能较好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研究意义。本论文提出了三种溶剂法制备再生纤维素的方法,并根据所制备的再生纤维素的尺寸等性质,进一步研究了各种再生纤维素与不同导电介质所结合而成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质。(1)“微波辅助分丝-电介质转移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即在微波环境下,采用离子液体将纤维素薄膜部分溶解,制得透明度高(~85%),表面粗糙度低(4.73 nm(Rq)和3.74 nm(Ra))且机械强度较高(46 MPa)的透明薄膜;然后将纳米银线溶液真空抽滤通过已制备好的透明薄膜,制得了透明度较高(65%)且导电性能良好(5.1Ω/sq)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达到了目标要求。(2)“全溶解-混抄法”技术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首先采用DMAc/LiCl为纤维素溶解体系,将纤维素经过溶解再生后,制得了平均长度为0.84mm,平均宽度为12.09 um,细小纤维的含量能够达到32.33%再生纤维素溶液;用再生纤维所制备的透明薄膜,透光率可以达到63%;将再生纤维素溶液与碳纤维混抄成膜后,当导电介质碳纤维的含量为8%时,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响应时间为12s,生成温度为59.9℃且持续稳定。(3)“全溶解-电介质转移法”技术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主要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体系将纤维素溶解再生后获得再生纤维素溶液,然后将再生纤维素溶液离心,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所包含的较小的纤维素尺寸为成膜原料,制备得到了透光率可以达到88%,机械强度能够达到30MPa的透明薄膜;然后将碳纳米管溶液真空抽滤通过已制备好的透明薄膜,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2g/m~2时,所制备的样品的热响应时间约为15s,其发热温度可达到50.5℃,且发热温度比较稳定。本论文分别采用“微波辅助分丝-转移法”、“全溶解-混抄法”和“全溶解-转移法”,制备获得了性能比较优异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通过利用不同的纤维素溶剂,制备了不同的性质再生纤维素和透明薄膜,然后根据其性质和特点,选取不同的导电介质和工艺,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其他文献
1.问题提出随着数学教育研究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对数学教科书的比较分析已成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构建了信息资源丰裕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04年信息资源的丰裕指数,比较和分析了测算结果,提出了我国信息资源发展的对策。
完善的建筑节能设计,既要合理地配置成套节能技术,又要符合设计美学原则,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给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将太阳能构造部分,如集热器
文章以现阶段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主要背景,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基于受众为中心下的电视节目编辑技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从画面组接和色彩编辑两个方面,
在字符识别领域,对粘连字符的识别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技术难点,未能准确分割粘连字符是产生识别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总结已有方法的特点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前端预测
最近两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大集团战略则是大煤炭企业和能源界高层人士所思考的战略性问题。本文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在各网络新媒体中发展极为迅猛。很多党报几乎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将其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那么,党报转型发展中一个常见问
在宽松的情境里,我们才会潇洒地行走在书的世界,与跌宕起伏的情节一起沉浮,与书中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还学生自由的阅读时空,更有利于他们的自我体验和创造,从而使学生在选
<正>近日,由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了解到,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又被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
本文选取中澳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套科学教材,从学科内容的编制特点、学科知识的数量分布、知识广度相关性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得出若干结论,以期对我国科学教材的编制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