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经典诵读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9位文化大儒的《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凡此种种,无不重视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对于基础教育、儿童发展的意义可见一斑!经典诵读重感悟、积累、运用,重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其成效更多地体现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过程,体现为学生的内在隐性发展,我们必须用适当的载体将其外化体现出来,在客观上留下真实的记录,才能对其进行有效评价。传统的简单化、唯量化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功利的、面向昨天的,突出其鉴定和分等的功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泯灭其中,显然无法适用于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的评价方式,要求关注评价过程,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式,注重质性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要突出其激励反馈作用,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选择了“档案袋评价”进行尝试。本文从“档案袋评价”的理论研究出发,在借鉴吸收已有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经典诵读活动作为研究的载体,探索档案袋评价的具体设计和操作方法,探索档案袋评价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经典诵读的评价与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档案袋评价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第二章从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四方面阐述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确定经典诵读档案袋的评价目标、选择经典诵读档案袋的主要内容、建立经典诵读档案袋的评价标准三方面阐述经典诵读档案袋评价的设计:第四章是经典诵读档案袋评价的实施,包括经典诵读档案袋的材料的存放、经典诵读档案袋的自评与反思、经典诵读档案袋的展示与交流;第五章是经典诵读档案袋评价的反思,包括成效、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