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主张学术应该同政治保持距离。党风建设理论研究更是为学者所不屑,但刻意远离政治的学术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党风建设,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党风建设的路径。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党风的本质?长期以来,人们将党风的本质仅仅归结为世界观问题,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的窠臼。相反,是社会环境决定了党风,世界观只是影响党风,这就是党风的唯物论。 鉴于以上动因,本文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生态学路径上为党风建设拓展新视野。 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前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党风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阶层与社会结构、文化的生态分析,总结出党风建设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生态关联,这是探寻党风建设路径的立论基础。后两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党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路径选择之一是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路径选择之二是优化党风建设生命系统。党风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党风建设生命系统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一种良性互动和生态平衡的双赢博弈状态之中。 本文通过对党风建设的社会生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党风建设必须坚持党风的唯物论。绝不能就党风论党风,我们必须回到党风建设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去考察。 2、党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平衡观念。第一,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要平衡。也就是说,政治、经济、文化各要素内部及其之间要协调、和谐发展。第二,党风建设生命系统要平衡。主要是党风建设的机制要平衡,即教育、制度、监督要并重且协调配合。 3、党风建设必须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观念。党风建设的实质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没有群众的参与,党风建设将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