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利用2014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中建立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休宁县国有林场、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霍邱县西山林场以及五河县大巩山林场的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利用生态功能评价得出的等级来划分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和ArcGIS处理软件,来分析森林景观格局,考虑到不同区域景观的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本论文采用了多个指标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班块最大面积与最小面积、班块平均面积、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等指数来评价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对生态功能指数的计算,分别分析各个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与小班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引起生态功能指数变化的原因,对后期林场重点经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分析各个林场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功能指数,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林场在提升景观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景观与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分析对比四个不同区域林场的生态功能格局,找出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为今后安徽省不同区域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生态功能指数受到起源、龄组、树种结构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起源是天然林的森林,生态功能比人工林的生态功能要好;龄组处于近、成、过熟林的区域,森林生态功能较好,中幼林的则较低;树种结构是针叶混交林的生态功能性较好一些;地貌处于中山的生态功能最好,丘陵地区次之,平原地区最差;坡度处于斜坡的生态功能最好,陡坡的次之,急坡与险坡较差,最差为平坡;土层厚度薄等级的生态功能指数最高,其次是中等级,最差的是厚等级。(2)安徽省休宁县国有林场、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霍邱县西山林场以及五河县大巩山林场生态功能指数依次呈现递减的趋势,生态功能指数依次为0.615、0.581、0.467、0.450。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的有无、树种结构不同、地貌、坡度以及土层厚度的不同。(3)休宁县国有林场、西山林场、大巩山林场均是由生态功能指数中等级的景观类型对整个林场起到控制作用,金寺山林场因中等级与好等级相差不大,所以没有单一突出的景观占据优势,整体景观稍微趋于均质化;休宁县国有林场、西山林场以及大巩山林场,三者景观异质性较低,金寺山林场较高。(4)根据各个林场自身的状况来改善和优化各个林场的树种结构,尽可能的加大储备林和公益林的建设;同时结合各个林场自身的特点可以考虑发展生态旅游以及林下经济植物;在经营林场时要平衡好景观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应优先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