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边地区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是我国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延边地区在清朝被视为是龙兴之地而被封禁,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取消封禁令,揭开了延边开发的历史。延边地区近代开发较晚,再加上早在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势力进入延边地区并逐渐控制了延边经济,致使延边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尤其是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到建国前延边地区仍然是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本文试图从人口、农业、工商业、金融、贸易等方面,全面阐述近代延边经济的发展过程,给人们奉献一幅近代延边经济生活的历史画卷,并总结出这些方面对延边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对当今延边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朝鲜族是近代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民族,由于延边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近代中国内地到延边的早期移民较少,而朝鲜移民数量远远超过汉族,成为朝鲜族聚居的地区。近代延边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20世纪初延边人口近10万人,到1949年增加到70多万(不包括敦化),1907年-1949年延边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7%。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靠移民的增加实现的,而其中大量跨境移民的迁入是延边近代人口增长的一大特点。大量人口的增加是近代延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推动了耕地的开发、粮食产量的增加,进而带动了贸易的发展,也为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近代延边地区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论是耕地面积还是粮食作物的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大豆产量的增加和水稻的种植面积的扩大,对近代延边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近代延边地区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现代农业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延边地区的地主中中小地主所占比例较高,朝鲜族地主所占有的土地面积大多较少,自耕农、半自耕农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的农民在分成制的租佃经营中除受到地主的剥削外还要受高利贷等商业资本的盘剥,生活十分贫困。而这些地主和民族高利贷资本逐渐被日本资本所控制,使得近代延边农业的发展并没有给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出足够的原始积累,导致延边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落后。
近代延边地区贸易较为发达,但在贸易上看大多数的年代里是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也不能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从贸易结构上来看,延边地区近代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所占的比例占压倒性优势,一般年份都在90%以上。而进口的商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纺织品及服装、面粉、钢铁及机械、医药产品、卷烟等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较大。出口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而进口附加值高的制成品导致延边地区近代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阻碍了延边地区近代经济的发展。加之进入20世纪20年代延边的出口贸易的经营被日本资本所控制,出口贸易的利益被日本所得,也使得延边地区无法通过出口贸易积累民族资本,严重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在近代延边开发的时间里,市场上流通过的货币种类多达百余种。流通中货币的混乱,给延边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为外国资本掠夺资财则创造了条件。同时近代延边地区的民族资本经营的金融业资金实力弱小,经营业务上主要从事传统的抵押典当业务。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在日本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金融资本进入延边后,民族资本经营的金融业经营状况萎缩甚至破产,金融业也被日本资本所控制。故近代延边金融业也无法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资金短缺使得民资工商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近代延边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农业生产也不断扩大,但由于受到资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延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尽管延边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公司组织形式的近代工业企业,但其规模和数量都很少,手工作坊仍然是近代延边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对经济进行全面统制。延边地区也同东北一样,不论是农业、工业、金融和贸易完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日本工业资本的原料(农副产品)供应地和工业品的倾销市场,致使延边经济畸形发展。
总之,近代延边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不断扩大,曾一度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受日本资本的控制和日本的军事侵略,使得民族经济(尤其是工商业)的发展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致使延边经济畸形发展,呈现出极其不平衡的发展,到建国前还处于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