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组织中硫化氢合成酶的表达情况、外源性硫化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相关机制初步探讨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硫化氢供体(富露施)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三个实验,探索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过程中硫化氢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硫化氢对于本病治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1)随机选取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8例与鳞状细胞食管癌患者8例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实验组患者于POEM术中通过内镜直视下获取食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则于食管切除术过程中获取标本;实验组取材部位从上至下依次为LES上4cm,2cm,LES及贲门四处,对照组则依照实验组取材大小取食管中段与LES部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所获标本进行硫化氢合成酶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组化染色、Western Blot(WB)实验以及上述两种酶分别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的免疫荧光双染实验来观察CBS与CSE的表达情况;(2)取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记录初始体重。造模组给予水合氯醛麻醉下开腹并将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注射于其食管下括约肌(LES)处,对照组则于开腹后LES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后动物每周的基本情况与体重变化,于第21天时再次测量小鼠LES压力及食管造影检查评估模型建立成功与否并取小鼠食管标本对肌动蛋白和弹力蛋白(重塑标志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另取Balb/c小鼠30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三个组别。模型组给予上述BAC法处理,术后给予腹腔注射21天PBS溶液;治疗组给予同样BAC法处理LES,术后给予腹腔注射硫氢化钠溶液(14μmol/kg)21天;对照组则于开腹后LES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给予腹腔注射21天PBS溶液。上述方法记录体重变化及LES压力值,并于第21天处理后同样进行标志蛋白的组化染色,观察实验前后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3)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经相应入选标准(年龄、性别、既往史、知情同意等)与排除标准(基础状态、并发症、过敏史等)筛选后入组20例患者,给予富露施(乙酰半胱氨酸商品名)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用法用量为饭前半小时吞服,每次200mg,每日3次,随访过程中嘱患者每月随访一次。记录患者初始入组时及随访过程中的LES压力值及Eckardt症状评分,并于初始及随访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食管吞钡造影检查,评估入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组化染色与WB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LES处的CBS与CSE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CBS与CSE在实验组患者食管LES处表达明显低于食管其他部位(P值均小于0.05);荧光双染结果显示CBS与CSE两种酶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完全共表达,且实验组患者LES处荧光计数要明显少于其食管中段(P<0.05);(2)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比空白对照组变缓,且LES压力增高明显(P<0.05),造影可见“鸟嘴征”,模型成功建立;取模型的食管组织进行弹力蛋白和肌动蛋白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造模组蛋白表达增多;经过腹腔硫氢化钠治疗后,体重增长速度变快,LES压力有所降低,食管组织弹力蛋白和肌动蛋白表达降低,但上述指标仍高于对照组,三组之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富露施药物治疗作用前瞻性实验最终有效入组17例患者,三个月治疗后成功率70.59%,症状缓解率82.35%;入组患者初始LES压力(50.06±7.03)mmHg,初始Eckardt症状评分(8.12±2.17)分;治疗后,患者LES压力(32.12±6.96)mmHg,Eckardt症状评分(3.76±2.24)分(P<0.05);压力与症状评分缓解明显;食管造影钡柱高度相比初始时有所降低,食管贲门狭窄处有所缓解。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组织中有CBS和CSE的表达,且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完全共表达;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组织LES处CBS与CSE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LES处上述两种酶表达明显低于食管中段;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和患者经过硫化氢治疗后均有所缓解,该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食管重塑有关。硫化氢在贲门失弛缓症发病过程中有所减少,可能与神经损伤相关,同时硫化氢可以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新方法,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