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主要是进一步论证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相关的BDNF、Ets-1这两个基因蛋白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BDNF、Ets-1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DNF、Ets-1这两个基因蛋白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石蜡切片及新鲜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DNF、Ets-1与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年龄等)的关系,及进一步研究两种基因蛋白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BDNF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的阳性表达率为15%,在交界性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7%,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由此可见在恶性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DNF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1)、有无远处转移(P=0.004)、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0)及组织分化程度(P=0.044)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BDNF在临床分期晚期、有远处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组中呈高表达。BDNF在临床分期早期、无远处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高组中表达水平低。3.Ets-1在卵巢良性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2%,在交界性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主要位于细胞间质中,少量位于细胞核中。可以看出,Ets-1在三种不同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距,三组之间X2=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ts-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24)、有无远处转移(P=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3)及组织分化程度(P=0.00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Ets-1在临床分期晚期、有远处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组中呈高表达。Ets-1在临床分期早期、无远处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高组中表达水平低或几乎无表达。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BDNF表达强度增加,Ets-1表达强度也增加,且随着卵巢癌恶性程度的增加,BDNF、Ets-1两个基因蛋白表达也增加,P=0.041,两者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成正相关(r=0.447,P<0.05)。结论:1.BDNF、Ets-1这两个基因蛋白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也升高,说明BDNF、Ets-1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2.BDNF、Ets-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关,说明BDNF、Ets-1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抑制这两个基因蛋白的表达将来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3.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BDNF表达强度增加,Ets-1表达强度也增加,且随着卵巢癌恶性程度的增加,BDNF、Ets-1两个基因蛋白表达也增加,两者在上皮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