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框架柱外移时转换层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44623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上、下楼层的结构形式一般要发生变化,故需要设置转换层。目前大多数关于转换结构的研究,都是针对上层边柱轴线内缩或者是和下层柱轴线一致的情况,而对上层边柱外移转换结构的研究较少。当上层边柱外移时,与一般转换情况有所不同,涉及转换层结构外挑。为此,在设计时必须了解这种结构的传力方式、受力性能和相关变形情况。另外,由于结构外挑,跨内梁和板都会存在很大的拉力,可能导致梁、板开裂等问题。所以,对于如何优化设计该种类型的转换结构,需要进行试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本文以一个实际工程为背景,具体针对牛腿转换结构进行模型试验,通过对牛腿转换结构各构件的受力情况、裂缝发展过程及变形的研究,探讨了该种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传力机制,再结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其分析方法并提出相关的设计建议。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 结合一个实际工程,对其牛腿转换结构1:4模型进行了静力试验;2. 根据所测的试验结果和裂缝发展情况,分析试件在加载全过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确定传力途径和各构件的受力情况;3. 利用有限元程序对模型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对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 参照规范,对该类型的转换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并提供一些设计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大型转换牛腿的刚性很好,在计算牛腿转换结构内力时,牛腿可以近似看作刚体;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于牛腿高度、水平纵向钢筋和箍筋的确定方法是偏安全的。与牛腿相连的转换层梁是一个偏心受拉构件,为了控制牛腿侧移量以及该梁和楼板的裂缝开展,保证结构正常使用,须在梁内施加预应力;该梁在能够承受楼面荷载不产生较大变形和满足构造规定要求同时,其截面尽量不要设计的很大,这样能够减小结构高度,增大该层使用空间并有利于满足上下层剪切刚度比的抗震要求。对于上层框架柱外移时的转换结构受力和变形性能,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将排风能量回收技术应用于全新风机组,采用低温室内排风冷却冷凝器,不仅能够充分回收排风中的冷量,而且可以改善机组在室外空气温度较高时的运行工况。在排风量保持不变的条
黄土地区工程实践中绝大多数事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黄土地基土层含水量的变化,而黄土的变形和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单纯对某一含水量下或饱和浸水条件下的黄
大型金属雕像结构体型巨大,蒙皮效应明显。考虑蒙皮效应将能更准确全面地把握雕像结构的受力状态,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在前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层模型、整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高速旋转的具有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具有远超常规风的强大破坏力。自然界中的龙卷风都具有平移速度,平移速度对龙卷风场及其对建筑物的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对建
本文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机理,对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对实桥进行上部结构碳纤维加固补强设计和施
航天设备多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工作。限于试验设备的制约,通常都采用分时独立的单项环境试验。试验的结果难于预测产品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潜在的故障。振动-离心复合环
近年来,系统识别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展系统识别技术研究,使其为结构的安全评价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分别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内
近年来,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CAD技术迅速发展,面向对象技术日益取代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成为现在及今后软件开发技术的主流。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原理,利用Visual C+
半刚性防撞护栏在国内和世界上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护栏形式之一.中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给出了一般护栏设计的撞击力及其分布,但对护栏刚度均匀分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和建造各种各样的大型或超大型的复杂结构成为可能。有限单元法是现代工程设计和分析的重要数值方法之一,用有限单元法结构分析软件对工程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