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努力探索着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给地理学科及地理教育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地理教育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乡土地理还是一片空白,尤其是在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地理教育和民族民间地理文化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龙县地理教育现状的调查为出发点,结合了当今最新地理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主要选择了安龙的学校地理教育和民族民间地理文化教育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安龙县地理教师素质和数量、教学设备、民族民间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和统计,分析出安龙县地理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文章对民族特色的地理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提出了将安龙县中学地理教育与当地民族民间地理文化结合起来,利用民族民间地理文化知识,增加学校地理教育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保护民族民间地理文化遗产的意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民族文化博物馆,从而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地理教育模式,为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安龙县地理教育现状,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选取了安龙县中学地理教育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师资薄弱、教学设施设备和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投入不足;第三部分,主要选取了安龙县民族民间地理文化教育的状况来进行研究;经过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具有承载地理知识与地理教育的民间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等历史文化遗产流失非常严重,很多民族民间地理文化基本上处于无人继承甚至失传的状况;第四部分,针对安龙县中学地理教育和民族民间地理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加大教育投入,补充师资力量、鼓励人才回流、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地理知识编入乡土地理教材中,将安龙县中学地理教育与当地民族民间地理文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