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栽培制度是森林培育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林木如何科学合理种植的根本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杉木栽培制度才能使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层面来看,对杉木栽培制度的研究目前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提出构建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课题旨在对杉木分布栽培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根据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产区及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方法实现杉木不同产区栽培制度的归纳和构建,从而对今后杉木及其它树种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林木栽培制度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了解该领域过去的研究路线以及最新动态。对我国杉木栽培制度和农业耕作制度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这些文献综述积累本研究所需的理论、方法,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三章主要通过对林业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杉木生长、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全面思考,提出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第四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自然条件、生产力划分不同产区及各产区不同立地条件划分的研究视角构建了杉木栽培制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以自然条件划分的八个产区进行探讨,按照树种的多种功能用途,如肥土树种、耐旱耐贫瘠树种、速生丰产树种、防大气污染树种、珍稀濒危树种、珍贵用材树种、观赏树种等分类罗列出各个产区可与杉木混交或轮栽的树种,以及可在杉木林混作间种的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中草药类、菌类及绿肥作物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根据立地条件的好、中、差将已列出的树种及林下经济种类按照适生林地条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从而为杉木栽培制度的构建及将来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了便捷和更多选择性;第五章主要根据一些杉木栽培制度的实例,阐述和分析强调了杉木栽培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为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可行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构建杉木栽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杉木产量、维护林地生态环境,杉木栽培制度的建立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实现杉木林速生丰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培育杉木林的过程中,要做到林地资源高效利用,长短期效益相结合,低投入高回报,林地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杉木栽培制度。
其他文献
对于中小规模节目制作而言,我们正处在一个视频技术冗余度越来越大的时代。比如分辨率,4K、5K、6K、8K,比如HFR高帧频,高清50/60P甚至4K 100/120P很快就会成为家用电视机的标配,比如HDR高动态范围,从2015年开始—下子成为影视制作领域讨论的热点。  这些技术冗余,与传统电视机厂商与手机、Pad等移动视频终端的竞争紧密相关。传统电视机厂商与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生产商的关系无疑是紧密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支撑额济纳绿洲的建群乔木树种,在额济纳绿洲主要制约胡杨生存发展的因素就是“水”。本文针对胡杨的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重要经济物种,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林蛙油)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利用历史,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植物,原产于墨西哥,种子含油,可加工成生物柴油,是优良的生物柴油树种。目前,对麻疯树的研究主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