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03年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更新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s,IPNs)的定义和分类,如何应用新的形态学分类和诊断标准需要新的实践和进一步研究。同时,目前运用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免疫组化标记如基底型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和calponin等肌上皮标记在IPNs谱系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组收集和总结了78例IPNs和10例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 papillary carcinoma,I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旨在加深对IPNs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寻找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组织学指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材料与方法]根据新版WHO乳腺乳头状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和诊断标准,同时参照TavasSoli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筛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8年—2007年外检和会诊病理档案,由两位病理医师共同读片获得78例IPNs和10例IPC病例。总结各组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镜下病理学改变,并对74例IPNs和10例IP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包括基底型细胞角蛋白(CK14、CK5/6、CK34βE12)、肌上皮标记(SMAα、calponin和p63)、黏附分子CD44s、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增殖标记Ki67。同时对14例中央型乳头状肿瘤和9例周围型乳头状肿瘤进行弹性纤维染色。对55例有联系方式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本研究包括中央型乳头状瘤22例,周围型乳头状瘤5例,混合型(中央型合并周围型)乳头状瘤6例;非典型乳头状瘤3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3例;浸润性乳头状癌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9岁,多因乳头溢液或乳腺包块就诊。2、49例患者获得了随访结果,随访时间8-8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7个月。随访期内IPNs和IPC组患者同侧乳腺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4例乳头状瘤和2例非典型乳头状瘤患者对侧乳腺扪及包块或出现乳头溢液。3、中央型乳头状肿瘤一般体积较大,导管壁和/或乳头轴心可出现透明变性,良性者常见导管壁假浸润现象。周围型乳头状肿瘤体积较小,其周常常保留疏松黏液样的小叶间质并见受挤压的腺泡。弹性纤维染色显示中央型乳头状肿瘤导管壁中存在弹性纤维,周围型者导管壁中缺乏弹性纤维。4、乳腺IPNs伴随的增生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Ⅰ型增生类似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从普通型增生至原位癌);Ⅱ型增生表现为复层化柱状细胞被覆清晰的树枝状乳头结构;两种增生模式可以伴随出现。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浸润性成分可以保留乳头状结构,亦可呈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改变。5、CK14、CK5/6、CD44s在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典型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和IPC中的表达有差异性(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乳头状瘤进行鉴别时CK14特异性最高;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癌鉴别时CK5/6敏感性最好,CK14特异性、准确性最高;仅CK5/6对非典型乳头状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鉴别有意义;CD44s对各组IPNs鉴别诊断的价值与CK14相似。6、IPNs中标记肌上皮时calponin敏感性较好,p63特异性较高。导管内乳头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均有较高的ER、PR表达率。浸润性乳头状癌的Ki67平均阳性指数略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癌。[结论]1、新版WHO乳腺肿瘤分类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部分诊断标准尚需进一步细化。将乳腺IPNs的增生模式划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良恶性质的判定。2、肿瘤体积大小、导管壁和/或乳头轴心透明变性、假浸润现象、肿瘤周围是否保留疏松黏液样的小叶间质、有无受挤压的腺泡和弹性纤维染色等有助于鉴别中央型和周围型肿瘤。3、基底型细胞角蛋白(CK14、CK5/6)和黏附分子CD44s有助于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典型性乳头状瘤和IDPC的鉴别诊断。联合使用calponin和p63可提高肌上皮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IPNs预后可能与乳腺增生性病变的范围有关。